“紅色旅游”是黨和國家為了加速革命老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采取的重要舉措,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讀上圖,簡述井岡山旅游區的自然地理特征。 (2)說出構成旅游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以及井岡山地區在發展“紅色旅游”中應避免的環境問題。 |
(1)低山(山地)丘陵;亞熱帶季風氣候;常綠闊葉林;中小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以紅壤為主。? (2)旅游者、旅游資源、旅游業。環境污染、文物破壞。 |
第(1)題,描述某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一般包括該地的地形、氣候、植被、土壤、河流、資源等。井岡山位于我國的東南丘陵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河流長度不是很長,但其徑流量較大,又位于丘陵地區。因此,河流蘊藏著較豐富的水能資源,水資源當然也很豐富。因氣候濕熱,土壤的酸性較強,以紅壤為主。? 第(2)題主要考查對旅游活動的一些基本知識的把握,難度不大,但此題要求對教材知識的掌握要抓住問題的要點,明確某一類題回答時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注意將此類問題分析透徹,以不變應萬變。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溫州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紅色旅游”是黨和國家為了加速革命老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采取的重要舉措。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寫出構成旅游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以及井岡山地區在發展“紅色旅游”中應避免的環境問題(寫出兩點即可)。(5分)
(2)簡述衡山的成因及景觀特色。(3分)
(3)寫出圖示地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從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分析其產生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北京高考真題 題型:綜合讀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5年北京文綜地理高考 題型:材料閱讀
(35分)“紅色旅游”是黨和國家為了加速革命老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采取的重要舉措。回答:
(1)讀圖16,簡述井岡山旅游區的自然地理特征。
圖16
(2)說出構成旅游活動的三個基本要素,以及井岡山地區在發展“紅色旅游”中應避免的環境問題。
(3)“邊界紅旗子始終不倒,不但表示了共產黨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統治階級的破產,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
請說明毛澤東選擇將“紅旗子”插在井岡山的歷史背景。
(4)請說明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大歷史意義及啟示。
(5)結合經濟常識,分析革命老區在發展經濟方面有什么相似的優勢和劣勢。 “紅色旅游”如何幫助老區“揚長避短”,促進經濟發展?(5分)
200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