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0 ℃”積溫是一年內≥10 ℃的日平均氣溫的總和(秦嶺—淮河一帶積溫大約是4500 ℃)。某研究人員按兩個方向分別選取了A→F和①→⑥共12個地區,依據我國多年平均氣候資料,繪成甲、乙兩圖。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A→F的變化反映了( )
A. 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B. 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
C. 由山麓向山頂的地域分異D. 由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異
【2】某地水熱狀況與A和⑥地區相似,則該地( )
A. 氣候為溫帶季風氣候B. 自然帶為溫帶草原帶
C. 河流冬季結冰期較長D. 適宜發展水稻種植業
【答案】
【1】B
【2】D
【解析】
本題考查有關中國自然地理特征的相關知識點,要求熟練掌握地理坐標圖。第1題根據圖示判斷A→F的變化體現的主導因素,然后再根據選項判斷。第2題首先根據圖示判斷A和⑥的水熱狀況,推測其氣候類型、氣候特征,然后再判斷氣候對河流、自然帶、農業的影響。
【1】從圖中看,A到F的變化主要是熱量的差異;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體現水分的差異,不符合題意,A不對;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以熱量為基礎,B對;由山麓向山頂的地域分異是由于隨海拔高度的變化導致水熱條件的變化,C不對;高原由于海拔高,水熱條件差,形成獨特的高原氣候,D不對。
故選B。
【2】根據圖中所示,A地積溫達到8000℃以上,⑥地降水量達1500mm,則判斷為亞熱帶季風氣候,自然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河流冬季無結冰期,適宜種植水稻,發展水稻種植業,故ABC不對,D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四幅照片所示景觀為我國不同地區傳統橋梁的典型代表。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造成不同地區橋梁結構、造型、風格差異懸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政治歷史的差異B. 文化特點的差異
C. 經濟水平的差異D. 自然條件的差異
【2】關于圖中橋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類橋梁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山區B. 乙橋橋拱的設計主要考慮美學價值
C. 丙橋現階段的主要功為溝通兩岸交通D. 丁類橋梁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廣深港高速鐵路全長約140公里,其中香港段線路長26公里,全為隧道和地下車站。下圖為“廣深港高鐵線路分布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廣深港高速鐵路建設的主導因素是
A. 自然B. 社會C. 經濟D. 技術
【2】香港段全為隧道和地下車站,其主要目的不包括
A. 減少建設的成本B. 減少對地面交通干擾
C. 保護主城區環境D. 合理布局交通運輸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位于廣西柳州北郊的柳州鋼鐵集團公司,經過六十年的發展,進入全國同類行業前十名。新時期柳鋼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市場推進鋼鐵生產,不斷更新換代技術裝備,穩步實施“1+4+X” 產業發展戰略。圖甲為“1+4+X”產業發展戰略示意圖。
材料二 圖乙為柳州位置示意圖。
(1)柳鋼原料和燃料主要依靠外部輸入,其主要運輸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這兩種交通運輸方式的共同優勢是___________。
(2)柳州發展鋼鐵工業的區位優勢有_______________。
(3)柳鋼實施“1+4+X”產業發展戰略,帶來的積極影響有 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乙中鐵路通道開通的地理意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人口狀況對一個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下圖為上海市人口機械增長率與自然增長率變化圖。(機械增長指由于人口遷移引起的人口增長)
讀下圖,完成下列各各題。
【1】圖示上海市人口增長率(人口增長率=自然增長率+機械增長率)最高的年份是( )
A. 2012年B. 2010年C. 2008年D. 2004年
【2】關于圖中反映的上海市人口變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2003年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人口呈負增長
B. 2008年上海市人口機械增長率最高,人口總量不斷增多
C. 2012年上海市人口增長率最低,人口呈負增長
D. 2003年—2012年,上海市人口逐年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壺穴又稱“甌穴”,是指流水對基巖表面侵蝕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渦流或水流攜帶礫石或粗沉積物研磨基巖河床形成。下圖為貴州綏陽河洞壺穴的演化過程圖,從發育階段看,其形成演化分為三個階段;“碟型”壺穴形成階段;“Ω”倒型壺穴發育階段;“鍋”型壺穴發育階段。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壺穴形成的季節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圖中壺穴形成的過程是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乙甲丙 D. 乙丙甲
【3】壺穴形成過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A. 氣溫 B. 降水量 C. 地勢 D. 基巖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地球生態超載日”是指到一年中一個特定日期為止,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已超過地球在這一年可以產出的資源總量。下圖為“部分年份地球生態超載日變化圖”。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球生態超載日”的變化說明( )
A. 氣候變暖,資源更新周期變短B. 人口增加,資源消耗速度加快
C. 技術發展,資源利用種類增多D. 經濟下滑,資源供給數量不足
【2】應對“地球生態超載日”變化的主要措施是( )
A. 加大資源開采力度B. 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C.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D. 增加地球資源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是歷次我國人口普查總人口數據,乙是我國人口年齡構成和人口流動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0-14歲人口比例下降,人口總數減少
②15-59歲人口比例上升,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勞動力充足
③60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齡化進程加速,應完善養老體系
④流動人口增加,應引導人口有序遷移和合理分布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4年9月19日iphone6在美國正式發售,為迎接搶購熱潮,9月6日與10日先后將930噸的iphone6由中國運往美國。iphone6的手機產業鏈供應商來自全球,2013年蘋果全球有748家供應商,中國大陸占據了331家。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iphone6手機產業鏈供應商分布顯示( )
A. 美日等供應商以資金密集型產業為主
B. 手機生產體現了產業集聚現象
C. 手機生產各組件具有投入—產出聯系
D. 中國供應商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
【2】iPhone6手機摒棄了之前的小屏,第一次采用4.7、5.5英寸大屏制造,最主要原因是( )
A. 生產技術的進步B. 屏幕成本的下降
C. 市場需求的變化D. 勞動力成本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