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治理我國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實行退林還耕 ②溫帶草原牧區推行定居、輪牧
③露天礦區采取表土填埋復墾 ④西北地區大力發展灌溉農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汽車產業三次大轉移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1】第一次轉移(19世紀70年代)從乙地轉移到甲地,甲地汽車產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條件是
A. 勞動力資源豐富,有利于發展汽車工業
B. 鋼鐵、石化等工業迅速發展,為發展汽車工業創造了條件
C. 甲地出現逆城市化,促進汽車工業發展
D. 國土遼闊,有利于發展汽車工業
【2】【2】進人20世紀80年代,丙地汽車產量穩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得益于
A. 重視科技投入 B. 位置優越,分布集中
C. 原料、燃料豐富 D. 水能豐富,動力投入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四個國家人口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國家依次是( )
A. 德國、澳大利亞、美國、印度 B. 美國、印度、德國、澳大利亞
C. 澳大利亞、德國、美國、印度 D. 澳大利亞、印度、美國、德國
【2】【2】關于四國人口分布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①國中部、西部海拔高,氣候寒冷,人口稀少
B. ②國人口最密集區的分布與該國工業分布一致
C. ③國西部深居內陸,氣候干旱,人口稀少
D. ④國中部地勢低平,氣候濕熱,人口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世界某區域,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甲河流域有大面積的黑土區,干流建有多個梯級水電站。W國曾是原蘇聯的工業基地和糧倉。2013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與W國有關方面簽署協議,可在甲河流域大規模種植糧食。
干流梯級水電站開發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1)說出甲河流域的地勢特點,并指出判斷依據。
(2)說明甲河徑流量主要來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3)與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發展種植業更為有利的條件。
(4)簡析甲河干流開發梯級水電站對W國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烏魯木齊和深圳兩地的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相比較,敘述正確的是( )
A. 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
B. 角速度相同,線速度烏魯木齊大于深圳
C. 角速度相同,線速度烏魯木齊小于深圳
D. 兩地的角速度和線速度都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黑子與溫帶喬木年輪相關性曲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年輪寬度與太陽黑子相對數之間的關是( )
A.正相關
B.負相關
C.成反比
D.沒有相關性
(2)此圖所反映的問題是( )
A.太陽活動影響地球降水的干濕變化,進而影響樹木生長
B.太陽活動發射的電磁波擾動地球電離層,影響樹木生長
C.太陽活動時,拋出的帶電粒子流擾動地球磁場,進而影響樹木生長
D.太陽活動時,太陽風會在兩極地區產生極光,進而影響樹木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你站在西安(34°N,109°E)大雁塔上,聽到報時12時(北京時間)整時,大雁塔的塔影朝向( )
A. 西北方 B. 東北方 C. 西南方 D. 正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今世界,一場新的制造業競爭已經拉開序幕:美國力促高端制造業回歸、德國傾力打造工業4.0(拍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如圖l所示)。當前我國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其中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不少工廠還處于勞動密集型、規模化流水線工業2.0時代,僅有少部分可算踏入工業3.0時代。由此我國決定實施“供給側改革”,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結合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東部地區的部分工業從2.O跨越式發展到4.0,給當地區域發展帶來的影響是
A. 環境污染加重 B. 產品滯銷 C. 就業壓力減小 D. 產業轉移
【2】很多專家都在給中國制造轉型升級“開藥方”,合理的是
A. 貼上著名的國際品牌 B. 產品創新,提高附加值
C. 擴大產業的生產規模 D. 引進充足的產業工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西南某地將原始生態林改為橡膠林后的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原始生態林相比,現橡膠林
A. 蒸發量減少 B. 下滲量減少 C. 徑流總量增多 D. 氣候更加濕潤
【2】由原始生態林改為橡膠林,可能帶來的影響有
A. 植被涵養水源能力變強 B. 自然災害減少
C. 生物多樣性增多 D. 土壤肥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