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常住人口是指一個行政區域內實際居住的人口,戶籍人口是指具有該省行政戶籍的人口。下表是我國東南某省2000-2015年人口統計表,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該省2000-2010年人口數量變化最主要的因素是
A. 生育政策 B. 養老保障制度 C. 工業發展 D. 氣候條件
【2】據表推測,2010-2015年間該省的人口
A. 接近環境人口容量 B. 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C. 增長模式為傳統型 D. 凈遷入人口為負值
【3】根據人口變化可推知,該省目前
A. 城市化問題較為突出 B. 勞動力素質比較低
C. 以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為主 D. 已經進入逆城市化階段
【答案】
【1】C
【2】D
【3】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長和人口遷移,學生要學會分析人口變化的原因,熟悉人口增長模式和導致人口流動的原因。
【1】常住人口大幅度增加,戶籍人口增加較少,說明人口影響人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遷移,影響我國東南某省人口遷入的主要原因是工業發展,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選擇C。
【2】根據表格不能推出環境人口容量,A錯;也不能推測死亡率大幅度上升,B錯;根據常住人口的變化可以計算出自然增長率,自然增長率比較低,增長模式不是傳統型,C錯;常住人口增加的數量小于戶籍人口增加的數量,說明凈遷入人口為負值,D對。
【3】根據人口變化可推知,該省目前凈遷入人口負值,說明城市對人口流動的引力減小,主要原因可能是城市化問題較為突出,A對;經濟發展勞動力素質變高,B錯;人口遷入減少,說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減少,C 錯;我國目前主要是城市化,沒有進入逆城市化階段,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2012年某日我國四地點日出日落時間表(北京時間)及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四點緯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①③④ D. ③②④①
【2】此時,地球可能位于圖中的
A. 1位置 B. 2位置 C. 3位置 D. 4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山頂與河谷盆地降水量日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不能顯示的降水規律是( )
A. 山頂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 B. 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頂
C. 河谷盆地夜雨多 D. 山頂晝雨多
【2】產生圖示降水日變化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形 B. 太陽輻射
C. 風向 D. 坡向
【3】與河谷盆地相比,山頂白天多雨主要是因為( )
A. 氣溫低 B. 氣壓低
C. 山風 D. 谷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氣壓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若該地氣壓只受溫度影響,則A、B、C中地面溫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2)不考慮地面摩擦力的情況下,上圖中甲、乙兩地風力較大的是______,并說明判斷理由________。
(3)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AB高空等壓面狀況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4)在圖中甲處畫出風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巖石圈屬于地殼的一部分,是由巖石構成的
B. 巖石圈是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組成
C. 巖石圈的上部是軟流層
D. 巖石圈與生物圈關系不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美國的GPS,敘述錯誤的是( )
A.6個軌道面上共有24顆衛星
B.接受機收到3顆衛星信息,就可確定所在點的位置
C.接收到4顆以上衛星信息,就可以計算出運動中的接收機的速度
D.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觀測到其中的3顆衛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農業生產聯系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農業地域類型是( )
A. 園藝業 B. 游牧業
C. 混合農業 D. 大牧場放牧業
【2】圖示農業生產地域類型分布的典型地區是( )
A. 恒河平原南部
B. 波德平原北部
C. 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D. 墨累—達令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島等高線分布圖”(單位:米)。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根據圖示信息可以判斷該島
A. 位于北半球、中緯度 B. 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
C. 北部坡度比南部陡 D. 1月北部降水多于南部
【2】該島的面積約為
A. 0.43平方千米 B. 4.3平方千米
C. 14.3平方千米 D. 143平方千米
【3】北京的地理坐標是(40°N、116° E),那么北京位于該島的( )
A. 東北方 B. 東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