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作為建國初期的工業和農業基地,東北曾“風光無限”,讀東北主要工業中心圖。近年來東北經濟陷入“失速”困境。2003年中央曾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此后十多年間,利好東北的政策不斷出臺,但東北經濟依然是困難重重,東北“振而不興”,中國如何擦亮“銹帶”地區經濟,成為當前一個急需破解的難題。
材料二 20-34歲青壯年勞動力占全國比例:
材料三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消費國,第三大汽車生產國,第一大潛在市場國,而東北地區汽車產業群競爭優勢較大。
(1)簡析東北地區“振而不興”,成為“銹帶”地區的原因。
(2)針對中國汽車產業現狀,簡述今后的發展方向。
【答案】(1)東北產業結構單一,高度依賴資源產業和重工業,現代服務業發展落后;長期高強度粗放開發,資源儲量逐步減少;東北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遷,人口紅利流失嚴重;“政府+自然資源+國企”的發展模式失去了競爭優勢;所有制結構單一,民營經濟力量弱。徽深A過多,政府職能和體制轉變滯后。
(2)中國汽車產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是:注重技術的引進、吸收,以及技術的自主創新;調整生產結構,加大中小排量的汽車生產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注重市場的培育,國內潛在市場的開發,國外市場的積極擴展;增強產業的規;⒁幏痘l展,提高社會生產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提高整體競爭力。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東北地區面臨的困境、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對策。(1)東北地區面臨的困境與其產業結構單一、資源枯竭、發展模式老化、人口流失、政府干預等眾多因素有關。(2)根據材料信息,中國已成為汽車第一大潛在市場國,汽車消費市場大,但中國汽車產業自我創新不足,品牌不亮,技術落后,汽車性能欠佳,生產成本高,競爭力較差。因此,針對此現象,對癥下藥即可。
(1)根據圖示信息,東北地區面臨的困境與其產業結構單一、資源枯竭、發展模式老化、人口流失、政府干預等眾多因素有關。
(2)根據材料信息,中國已成為汽車第一大潛在市場國,汽車消費市場大,但中國汽車產業自我創新不足,品牌不亮,技術落后,汽車性能欠佳,生產成本高,競爭力較差。因此,針對此現象,今后的發展方向是:注重技術的自主創新;調整生產結構,加大各類高端汽車的研發;注重國內外市場擴展;提高社會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整體競爭力。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三艘船同時出發駛向180°經線,而且同時到達,速度最快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2】若圖示甲、乙、丙三處陰影面積相同,則關于三個陰影區域比例尺大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 乙的比例尺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礦物和巖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用礦產在自然界富集到有開采價值時,就稱為礦物
B.石英、云母、大理石都是造巖礦物
C.巖石是礦產組成的集合體
D.各種不同的巖石在漫長的地質時期可以經過地質作用相互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哈輸油管線(哈薩克斯坦阿塔蘇—中國新疆阿拉山口輸油管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中哈輸油管線經過地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鹽堿化
C.土地荒漠化
D.氣候變暖
(2)目前,我國進口的石油基本來自中東,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進口渠道,從位置方面考慮除了中東外,較為理想的進口石油的地區是( )
①加勒比海地區②北非③東南亞④中亞⑤俄羅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北緯35°-40°之間大陸上四地的氣候資料,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導致四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質
【2】【2】關于四地說法正確的是
A. ①、⑧兩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兩地位于青藏高寒區
C. ②、⑧兩地位于季風區 D. ②、④兩地位于半干旱區
【3】【3】關于四地所在區域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為主 B. ②畜牧業比重高于種植業
C. ⑧以水田農業為主 D. ④農作物以水稻和青稞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示意某國人口數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長率狀況。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國( )
A.人口遷入率高,人口數量增加快
B.人口容量大,人口問題突出
C.經濟發達,人口老齡化十分嚴重
D.人口以遷移增長為主,增速趨緩
(2)圖乙中反映該國2011年的人口年齡結構的序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