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臺灣經濟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二戰后到上世紀60年代以農產品出口為主,是一個標準的農業社會,二十世紀70~80年代臺灣接受美國等國家的制造業,臺灣大力發展制造業,同時向中國大陸投資并將制造業向大陸轉移。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臺灣二十世紀70~80年代吸引美國制造業的主要優勢是( )
A. 交通便利 B. 科技發達 C. 市場廣闊 D. 勞動力廉價
【2】臺灣向中國大陸最先轉移的生產環節是( )
A. 設計 B. 加工 C. 營銷 D. 售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波力電站的建設,說明了( )
A. 目前人類被“能源危機”困擾
B. 新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構成中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C. 能源資源分布廣泛,因而它對工業布局的地域限制會越來越大
D. 無論夏季還是冬季,這里的風浪都是最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4月10日,由中國家具協會、河北省家具協會、香河家具城聯合主辦的“中國香河國際家具展暨中國香河國際家居文化節”正式拉開序幕。香河地處京津唐“金三角”腹地,是歷史上著名的“家具之鄉”。近年來,香河縣提出了“打造中國北方家具之都”的發展日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本次家居文化節選址香河縣的主要原因是該縣
A. 水陸交通便利 B. 家具文化底蘊深厚
C. 周邊原料充足 D. 自然環境優美
【2】【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居觀念的轉變,香河縣未來家具業的發展方向是
A. 擴大規模化生產
B. 將家具設計環節遷至北京
C. 打造集購物、旅游為一體的專業化家具市場
D. 積極吸納外地家具制造業轉入,獲得規模效益
【3】【3】“打造中國北方家具之都”的發展目標對香河縣的主要影響為
A. 第三產業迅速發展 B. 森林覆蓋率下降
C. 高技術人才蜂擁而至 D. 家具業壟斷經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2月24日,太陽發出很大的太陽耀斑,美國航天局太陽動力學觀測站觀測到不同波長的太陽耀斑圖像。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是
A. 誘發地震和潮汐
B. 誘發臺風和海嘯
C. 干擾電離層和有線通信
D. 產生磁暴和極光
【2】應注意收聽太陽活動預報的部門有
①電信部門②機械制造業部門③商業零售部門④航天部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我國“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效果繼續顯現,二孩數量比2016年增加162萬人,出生數首次超過一孩。與此同時,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數在保持較高水平的同時有小幅回落。與2016年相比,2017年20至29歲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人數減少近600萬人。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2016年相比,2017年一孩出生數的變化及原因是
A. 減少,養育子女成本較高 B. 增多,生育觀念變化
C. 減少,育齡婦女人數減少 D. 增多,人口基數大
【2】從長遠來看,我國生育率過低可能會
A. 促進人口遷移 B. 緩解人口老齡化
C. 減輕養老負擔 D. 造成勞動力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風能資源豐富,陸地上風能儲量約2.53億kW,近海可開發和利用的風能儲量約7.5億kW,共計約10億kW。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內蒙古高原和東部沿海利用風能最佳季節分別是( )
A. 秋季、春季 B. 冬季、夏季 C. 冬季、春季 D. 夏季、秋季
【2】塔里木盆地內部是我國風能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其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遙遠,深居大陸的腹地 B. 巖石裸露,下墊面摩擦力大
C. 盆地地形,周圍有高山阻擋 D. 海拔較高,氣溫日較差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探測船“地球號”,從海底向下鉆入7 000米深處,進行探測、鉆孔、取樣。這是人類首次嘗試鉆入地幔層,科學家希望能夠揭開地震的成因。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地球號”探測船的鉆探深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此次鉆探能夠完全揭開地震的成因
B. 此次鉆探是迄今為止人類第一次地球鉆探
C. 此次鉆探的深度只能到達地殼
D. 此次鉆探可達莫霍面
【2】有關此次鉆探到達的地下圈層及圈層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殼 由巖石組成,厚度均勻
B. 地幔 上部由巖石組成,密度較大,有軟流層
C. 地核 分外地核和內地核,以鐵、鎳為主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5年1月8日,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成功完成了維多利亞地難言島新建科考站的地質勘查任務。計劃年底在此開工建設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從1985年開始對南極進行首次科考活動以來,我國已成功建立了四座科學考察站(南極3座,北極1座)。極地科學考察通過調查、試驗、研究等活動掌握了大量的極地環境數據信息,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除了美國已經在成熟商業化運行的GPS系統外,中國的北斗系統、歐洲的伽利略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還都在建設中。
(1)我國極地科學考察和研究持續開展了近30年,采集了大量極地科學數據,對這些數據的管理可利用地理信息技術中的________,對這一技術的利用,敘述錯誤的是________。
A.方便查閱南極地區的三維地圖及地圖信息
B.可以對南極附近地區冰川、海岸線的變化進行觀察分析
C.對防止極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術
D.對地物相關信息的分析采用數字化處理
(2)利用“遙感衛星”進行農作物估產及防災減災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術中的哪一個?
(3)全球定位系統(GPS)除能夠提供精確的定位技術外,還能夠提供哪些服務?
(4)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對地理環境進行研究,除了上述應用外,還有哪些用途?試舉例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專家認為,“數字地球”是地圖測繪、航空衛星遙感、探空和深鉆的深化,是對地圖測繪系統(EOS)、全球定位系統(GPS)與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綜合應用,實現地球圈層間物質流、能量流與信息流數據的集成,從而對全球化問題進行廣泛研究。歐盟計劃發射30顆衛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統。這樣,飛機、輪船、汽車等交通工具和人們的野外探險、考察、旅游都可通過與全球定位系統的連接,確定自己準確的位置。
以農業為例,它在農業信息遙感、太空農業等領域有廣闊的研究前景,一些國家利用資源衛星進行農業資源調查、作物長勢和產量檢測等。例如,美國利用資源衛星在估測本國小麥產量的同時,還對其他國家小麥產量進行估測,根據所得數據制定生產布局、儲運、加工等計劃,確定對外貿易策略,由此每年可獲利數億美元。
(1)“數字地球”的出現是科技創新的又一典范,這意味著( )
A.科技創新日益全球化
B.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
C.科技的發展離不開雄厚的經濟實力
D.任何科技都是為政治基礎服務的
(2)根據材料,推斷“數字地球”相關技術在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可做的工作。
(3)在全球問題的研究中,除農業外,還有哪些領域可以應用“數字地球”的相關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