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要在一張照片上同時拍攝物體正面和幾個不同側面的像,可以在物體的后面放兩個直立的大平面鏡和
,使物體和它對兩個平面鏡所成的像都攝入照相機,如圖甲所示,圖中帶箭頭的圓圈
代表一個人的頭部(其尺寸遠小于
的長度),白色半圓代表人的臉部,此人正面對著照相機的鏡頭;有斜線的半圓代表腦后的頭發;箭頭表示頭頂上的帽子.圖乙為俯視圖.若兩平面鏡的夾角
,設人頭的中心恰好位于角平分線
上,且照相機到人的距離遠大于人到平面鏡的距離.
(1)在圖乙中標出的所有像的方位示意圖
(2)畫出照片上得到的所有的像(分別用空白和斜線表示臉和頭發,用箭頭表示頭頂上的帽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甲中①~⑥不同工廠之間的關聯屬于( )
A. 生產協作聯系 B. 空間聯系 C. 信息聯系 D. 技術聯系
【2】圖乙表示( )
A. 各元件廠集中分布于同一國家 B. 各元件廠分布于不同國家
C. 工業的信息聯系 D. 工業的集聚現象
【3】圖乙所示工廠元件生產的全球化,最終目的是( )
A. 尋找最優區位 B. 降低成本 C. 減輕污染 D. 促進全球經濟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單位:mm),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a高科技中心不同于世界其他高科技中心的條件是( )
A.環境優美B.軍事訂貨
C.人才豐富D.交通便捷
【2】圖中四個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新西蘭區域略圖,完成問題。
材料一新西蘭農村民居多采用木質結構,木結構房屋自身輕、韌性大。下左圖為新西蘭區域略圖,右圖為新西蘭木屋景觀圖。
材料二19世紀末,新西蘭天然林破壞嚴重,為發展人工速生林,屬針葉林樹種的輻射松從美國引入新西蘭。隨后執行嚴格的檢疫,同時通過現代遺傳育種等現代技術, 形成了林地準備、育苗、打枝、間伐等科學種植管理體系,輻射松在新西蘭得到 廣泛種植。
(1)試從氣候角度分析玉米與小麥主產區分布的異同點。
(2)分析輻射松在新西蘭能得以廣泛種植的原因。
(3)簡述新西蘭農村民居多采用木質結構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及山脈分布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省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省的簡稱是陜或者秦B.②省隔著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
C.③省人口稠密、是我國壯族的集中分布地D.④省西側與四川省相鄰,東臨東海
【2】圖中山脈均是我國重要地形區的分界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a山脈西側是黃土高原B.b山脈東側是云貴高原
C.c山脈北側是準噶爾盆地D.d山脈南側是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中美地峽東西海岸的潮位差最高可達5~6米。
(1)推測中美地峽東西海岸的水位差異及指出主要影響因素。
哥斯達黎加的森林覆蓋率約為52%,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2)說明哥斯達黎加生物物種豐富的自然原因。
(3)歸納尼加拉瓜運河相對于巴拿馬運河的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專家預計,在強化低碳情景下,中國將在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碳排放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化率與碳排放總量呈正相關
B.人口大國的人均碳排放量較大
C.發達國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較大
D.中國、美國應承擔相同的減排責任
【2】低碳發展時代的中國,應采取的減排措施是
①植樹造林
②減緩工業化進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開發新能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人口變化的預測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我國人口容量的估計最科學的是
A.我國環境人口合理容量大約是16億人
B.我國人口承載量極限值約100億人
C.我國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國將達到人口合理容量
【2】到21世紀中葉以后,我國有可能出現人口負增長,其主要原因是
A.人們生育觀念變化的必然結果B.重大自然災害影響導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導致死亡率上升D.人口性別結構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環境承載力相對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區域內,某一時期該地區環境承載力(ECC)與實際的環境承載量(ECQ)之間的差值。如表為成都市2019年單要素環境承載力相對剩余量統計表。
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2019年,各省市人才爭奪硝煙不斷,西安、南京、杭州、天津等地落戶條件再度降低。成都作為西部地區經濟貿易中心當然不甘示弱。若短期內成都人才落戶政策得到積極響應,則( )
A.ECQ不變B.ECC降低C.EBC降低D.EBC增加
【2】成都市( )
A.環境人口容量為109萬人
B.經濟人口總量為826萬人
C.限制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要素是產業結構
D.提升森林資源利用率可提升環境人口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