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1932-1933,英國和比利時的失業率為22%-23%,瑞典的失業率為24%,美國的失業率為27%,奧地利的失業率為29%,挪威的失業率為31%,丹麥的失業率為32%,德國的失業率更高達44%以上。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此次經濟危機波及范圍廣泛 B.失業問題是經濟危機爆發的信號
C.在危機中損失最大的是德國 D.英國和比利時的經濟實力更為雄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874年,法國人米拉在中國引進了日本人力車,車身一律漆成黃色,故又名黃包車。在20世紀20至30年代,它的數量遠超過汽車,達到五六萬輛之多,在城市中來往穿梭。材料從側面反映出
A.黃包車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B.黃包車促進了中國文通的近代化
C.日本對華經濟侵略始于明治維新
D.近代中國的交通業發展比較緩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海島相關信息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島北部一月等溫線明顯彎曲,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該島嶼北部地勢高
B.該島嶼北部緯度高
C.該島嶼北部受到來自高緯度的冷空氣的影響
D.北部有寒流經過
【2】關于該島嶼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島嶼位于東北信風帶,東部為信風帶的迎風坡,降水多,西部是背風坡,降水少
B.該島嶼西部有鹽場和石油資源,說明這里地處干旱區
C.該島嶼農業氣候資源的優勢主要是在夏季,夏季高溫多雨
D.該島嶼雨季主要降水類型是對流雨和臺風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耕地彈性系數是土地面積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與耕地關系的緊張程度。下圖為貴州烏蒙山區各海拔地帶2000、2008年人口耕地彈性系數狀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2000年—2008年,該地區人地關系趨于緊張的地帶是
A.2500米以上地帶 B.1900—2500米地帶
C.1300—1900米地帶 D.1300米以下地帶
【2】2000年—2008年,該地區1900米以上地帶人口耕地彈性系數變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開墾耕地,人地關系趨于緩和
B.人口遷出,人地關系趨于緩和
C.大量退耕還林,人地關系趨于緊張
D.人口遷入,人地關系趨于緊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沿我國境內某一經線的氣候統計表。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區域地形區的名稱是
A.太行山 B.四川盆地 C.云貴高原 D.秦嶺
【2】圖中②區域的區域特征是
A.河流谷地泥沙沉積,形成“黃土地”
B.地勢低平,多數地區海拔在100m以下
C.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小麥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節較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然災害與防治】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省是一個地質災害易發和多發的省份,特別是近年來泥石流災害頻繁發生,危害嚴重。
(1)據圖簡述浙江省泥石流發生月份的特點。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不同月份泥石流頻度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我國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經緯線交點附近區域農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
A. 地形 B. 光照 C. 熱量 D. 水源
【2】該區域農業生產中易出現的環境問題是( )
A. 水土流失 B. 濕地破壞 C. 土壤的次生鹽堿化 D. 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省區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總數的統計圖”。
回答下列小題。
【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
C.每年凈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蘇
D.每年凈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寧夏
【2】從圖中可以看出( )
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長呈現出較高的出生率、低死亡率、較高的自然增長率特點
B.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出生率較低,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出生率較高
C.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呈正相關
D.上海人口自然增長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為經濟發展水平比北京低
【3】下列對人口容量的理解錯誤的是
①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產物
②不同自然條件下人口容量是不同的
③一個國家的人口控制目標可以略大于人口容量
④人類可以局部的改造環境,從而使人口數量超越人口容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經線和緯線的正確敘述有
①在地球儀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②每條經線的長度都相等,每條緯線的長度相等 ③在地球儀上,每條緯線都是圓 ④從某地出發,沿著同一條經線朝同一方向走,最終能回到出發地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