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烏拉爾河水系示意圖,①②③為三個水文觀測站。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烏拉爾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參與海陸間水循環B.徑流量季節變化小而年際變化大
C.全流域航運價值大D.補給水源主要為季節性積雪融水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至③河段徑流量不斷增大B.蒸發旺盛導致①處徑流量小
C.②至③河段支流匯入少,下滲量大D.①至②河段的結冰期最長
【答案】
【1】D
【2】C
【解析】
該組題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水循環。
【1】烏拉爾河注入內流湖——里海,因而其參與的為陸地內循環;烏拉爾河所處緯度較高,氣溫較低,其最大徑流量出現在4、5月的春季,因而可判斷出季節性積雪融水是其主要補給水源,D正確;由圖烏拉爾河年徑流量的變化可知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較大;該河緯度較高,結冰期長,航運價值小;俄羅斯航運價值最大的河流是伏爾加河。故選D。
【2】根據圖中水系判斷,該河流下游因流經沙漠區,很少支流注入,因此在②至③河段水量減少,下滲增多,故A錯,C正確。①處緯度較高,蒸發較少,地處河流上游,水量較少,B錯。①河段以北地區因緯度高、海拔高結冰期最長,D錯。故該題正確選項為C。
解題的關鍵是根據經緯度確定烏拉爾河的位置,清楚里海為內流湖,了解烏拉爾河流域的氣候特征,該題難度一般。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0~2018年江蘇省碳排放結構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2010~2018 年期間,江蘇
A. 碳排放總量不斷增大 B. 第一產業碳排放量所占比重下降
C. 第二產業碳排放量所占比重持續上升 D. 第三產業碳排放量總體呈下降趨勢
【2】為減少碳排放總量,江蘇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優化工業生產結構 B. 控制農作物種植面積
C. 發展綠色交通 D. 限制第三產業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四個大洲,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完全處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2】四個大洲中大陸均為北回歸線穿過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3】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有關專家提出,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可以把“調水”變“調電”,即把川、渝電網和西北電網相連,把川、渝電網豐富的電力引到西北,減少黃河上游水電站發電量,從而變“水從地上流”為“水從空中走”。結合南水北調西線示意圖(下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計劃中的南水北調西線與東線、中線相比,其主要優勢在于 ( )
A.工程量小,建設周期短B.工程路線短,水質好
C.可自流輸入華北地區D.工程地點經濟基礎好
【2】“調水”變“調電”的方案實施以后,黃河流域可能出現的是 ( )
A.減少下游斷流天B.減少黃河的含沙量C.減少冬春季徑流量D.增加黃河的徑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洛河為渭河的一級支流,黃河的二級支流,是一條經常發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內人類活動區域差異大,水土流失嚴重。下圖示意北洛河流城及不同時期流域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速度。
(1)黃土丘陵溝壑區是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請說明其原因。
(2)簡析北洛河流域林地在1998~2010年快速增長的原因。
(3)簡述圖示時期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對北洛河水文的影響。
(4)據監測,北洛河上游的輸沙量呈下降態勢,除人工植被變化外,推測其他人為措施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三角洲經濟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社會經濟條件分析,兩區域經濟發展的共同區位優勢有哪些?
(2)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貿易產業大量向粵西、粵北、粵東轉移,試說明廣東邊遠地區具備顯著的產業集群效應的原因。
(3)能源問題是制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社會經濟發展重要因素之一,簡要說出緩解這兩個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地地質、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該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處是建水電站大壩的理想地點
B.②處地貌由流水侵蝕作用形成
C.圖中湖泊為淡水湖
D.③地和⑤地水循環的類型分別屬于陸上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
【2】在a、b兩處采煤,最需要防范的安全事件分別是()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件B.瓦斯爆炸和地層塌陷
C.地層塌陷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噴事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若圖示西南地區過度發展種植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是
A. 土地荒漠化、鹽堿化加劇 B. 湖泊萎縮,洪澇更加頻繁
C. 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減小 D. 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2】圖中P湖周邊耕地不足,人地關系矛盾尖銳,從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②修建電站,開發水能資源 ③開發旅游資源,發展第三產業 ④發展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加工工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域交通狀況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圖中的鐵路線分布,可以推斷其路線選擇的主要經濟功能為
A. 內陸資源的出口 B. 促使人口向內陸遷移
C. 開發內陸 D. 重要自然資源的進口運輸
【2】從圖中各國的鐵路分布看,顯示其發展過程深受下列哪個因素的影響
A. 人口的分布 B. 礦產的分布
C. 殖民的背景 D. 地勢的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