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態補償機制是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的,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運用政府和市場手段,調節生態保護利益相關者之間利益關系的公共制度。下圖為2013年我國省級行政區域生態補償的空間差異圖(負值表示需要交納生態補償金,正值表示需要得到生態補償金)。
簡述我國省級行政區域生態補償金的空間差異,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差異:我國省級行政區域生態補償的空間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京、津、滬、蘇、粵等省市交納生態補償金最多,東部地區其他省市和中部地區需要得到的生態補償金較少,西部地區需要得到生態補償金較多,西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得到的生態補償金最多。
原因:京、津、滬、蘇、粵等省市經濟發展水平高,經濟發展占用了其他地區的資源;東部和中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較大;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較少。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以及原因,意在考查區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空間差異需要結合圖示進行分析并且歸納即可。京、津、 滬、蘇、粵等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高,經濟發展占用了其他地區的資源,因此需要交納生態補償金;東部和中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污染物排放多,環境污染嚴重,因此東部和中部地區需要得到生態補償金較少;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口城市少,污染物排放少,實施退耕還林還草,保護生態環境,因此西部地區需要得到生態補償金較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應對勞動力(15-64歲)人口的變化,蕪湖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從2016年開始全面實施“二胎政策”。下圖是蕪湖市2011-2016年人口統計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在20ll-2016年間,蕪湖市人口總數
A. 持續增加 B. 持續減少
C. 波動上升 D. 波動下降
【2】決定蕪湖市人口數量增加或減少的因素主要是
①人口基數 ②自然增長率 ③凈遷移率 ④城市化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圖示時間內蕪湖市人口增長模式是
A. 原始型 B. 現代型 C. 傳統型 D. 過渡型
【4】蕪湖市開始全面實施二胎政策的原因主要是
A. 提高城市化水平 B. 提高人口素質
C. 降低年齡平均值 D. 降低性別比例
【5】二胎政策的放開,最先影響勞動力人口的
A. 數量多少 B. 職業構成 C. 性別比例 D. 年齡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山地年降水量隨高度變化示意圖。
【1】【1】就相同海拔高度來說,該山地南北兩坡年降水量( )
A. 大體相等 B. 北坡較多 C. 南坡較多 D. 難以判斷
【2】【2】該山地年降水量隨海拔高度升高而減少的高度出現在( )
A. 南坡3500米 B. 南坡2000米 C. 北坡3500米 D. 北坡2000米
【3】【3】該山地所屬山脈可能是( )
A. 南嶺 B. 秦嶺 C. 陰山山脈 D. 天山山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10月16日,中國和印度尼西亞正式簽署雅萬高鐵項目,下圖為印尼部分地區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圖中規劃高鐵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河流
C. 聚落 D. 氣候
【2】雅萬高鐵修建后對雅加達與萬隆之間原有交通運輸方式沖擊最大的是( )
A. 公路運輸 B. 航空運輸
C. 內河運輸 D. 海洋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循環農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途徑之一。圖示意采循環農業模式,讀圖回答題。
【1】最適宜該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黃淮平原 C. 遼東丘陵 D. 閩浙丘陵
【2】循環農業對建設美麗鄉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經濟效益 ②加快城鎮發展 ③提供清潔能源 ④促進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區一月等溫線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B地區等溫線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 太陽輻射影響 B. 大氣環流影響
C. 人類活動影響 D. 下墊面影響
【2】關于該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區域屬于我國的季風區,旱澇災害十分嚴重
B. 該區域屬于我國的濕潤地區
C. 該地區是我國主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D. 該地區是我國森林和草原的過渡地帶,生態環境比較脆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石家莊某中學課外活動小組暑期前往圖1所示地區進行考察,據圖分析下列問題。
【1】圖中甲村位于丙地的方位是
A.正北方 B.西北方 C.東北方 D.西南方
【2】圖中B處陡崖的相對高差最大可能是
A.100米 B.199米 C.280米 D.399米
【3】關于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合理的是
A.建設河流到丁村的引水線路,1比2更合理
B.甲村農業發展中應重視土地鹽堿化問題的產生
C.圖中乙河段的開發以防洪為首要任務
D.丁村居民應整體遷移,防御滑坡災害的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印度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據圖判斷該種農作物應該是( )
A. 小麥 B. 棉花 C. 黃麻 D. 水稻
【2】印度各工業區以發展鋼鐵等重工業部門為主的是( )
A. a工業區 B. b工業區 C. c工業區 D. d工業區
【3】由孟買直線到加爾各答,其年降水量的變化( )
A. 逐漸減少 B. 先逐漸減少,后逐漸增加
C. 逐漸增加 D. 先逐漸增加,后逐漸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