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國家③:_____________
(2)寫出字母代表海域: D _____灣A為_____河發源于中國,主要流經______國。
(3)此時為南亞地區的季節為_________季.
(4)圖中地形分三部分,北部為高大的_________山, 南部是________高原。
(5)地區C在氣候上難以受北方冷空氣侵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世界雨極之稱的是_______________ ,成因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孟加拉國 孟加拉 印度 巴基斯坦 夏 喜馬拉雅 德干 北部喜馬拉雅山阻擋冬季冷空氣 乞拉朋齊 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解析】
南亞指位于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它東瀕,西濱B阿拉伯海,總面積約430萬平方千米.南亞次大陸上有①印度、②巴基斯坦、③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5個國家和克什米爾地區,印度洋中有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兩個島國.
(1)③為孟加拉國,(2)D為孟加拉灣,A為印度河。(3)此時南亞受西南風影響,為夏季。(4)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南部德干高原。(5)C地區受北部喜馬拉雅山阻擋冬季冷空氣,氣溫較高。(6)乞拉朋齊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成為世界雨極。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高速公路與城市建成區空間關系示意圖(下圖),完成問題。
【1】分析兩種模式的高速公路對城市建成區的影響,可知( )
A.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區用地
B.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區用地
C. 甲模式對城市建成區景觀與環境的影響比乙模式大
D. 乙模式對城市建成區內部交通聯系的影響比甲模式大
【2】從高速公路與城市建成區關系的動態變化看,可推斷( )
A. 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時一般會采用甲模式
B. 隨著城市建成區不斷擴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變的趨勢
C. 在城市化快速推進時期,甲模式會消失
D. 大城市發展到成熟期,不會同時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意我國東部地區某河流一年兩個時期同一河床的斷面形態,甲是河床最低時期的河床斷面。讀圖,回答下題。
【1】河床斷面形態從甲至乙的變化過程中,河流
A.徑流量增大 B.流速減慢 C.含沙量增加 D.侵蝕增強
【2】隨著該河流所在山區植被的恢復,河流徑流的年內波動減緩,這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轉化為地下徑流 B.降水變率減小
C.降水更多轉化為地表徑流 D.河道加深拓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甲城與我國上海市的緯度位置大致相當,但兩地氣候特點不同,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是 ( )
A. 太陽輻射B. 大氣環流C. 距海遠近D. 洋流
【2】近年來,乙處海域面積的變化趨勢及其原因是( )
A. 縮小—蒸發量大,且幾乎無河流匯入
B. 縮小—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C. 擴大—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生長邊界
D. 擴大—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生長邊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世界人口組織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由2000年的60億增長到90億。下圖示意某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可能是
A. 中國 B. 美國 C. 印度 D. 俄羅斯
【2】根據預測,從2000年到2050年,該國
A. 人口增長模式由原始型向傳統型轉變
B. 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
C. 老齡人口數量逐漸減少
D. 人口數量比較穩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5月4日當地時間(東二區)15時,我國總理李克強抵達埃塞俄比亞,開始對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肯尼亞進行為期8天的訪問。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李克強總理抵達埃塞俄比亞時,北京時間是
A. 3日9時 B. 3日21時 C. 4日9時 D. 4日21時
【2】李克理訪問非洲期間
A.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動 B. 北京地區晝漸長夜漸短
C. 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 D. 地球公轉速度逐漸加快
【3】圖中( )
A. 安哥拉的熱帶雨林分布廣 B. 肯尼亞草原上有角馬南北遷徙
C. 埃塞俄比亞瀕臨波斯灣 D. 尼日利亞有高山高原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大蒜對人體有降低血脂、預防關節炎、延緩衰老等多種食療作用,2016年立冬“大蒜餡”的手工水餃首次在北京老字號餐飲店推出,大受歡迎。
材料二 受2015年底雨雪、寒潮天氣影響,我國多數大蒜產區出現不同程度減產,2016年大蒜產量低于去年;2016年11月我國多地大蒜零售價在每斤10元以上,趕超豬肉價格。
材料三 大蒜是一種喜濕、喜肥、不耐旱、忌漬水、秋播夏收的作物,我國大蒜主產區適宜播種期一般在9—10月,為克服自然條件對種植大蒜的不利影響,有些地區播種大蒜時在原有土地上覆蓋地膜。
材料四 二十四節氣(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歷法)圖。
(1)寫出我國大蒜主產省區的簡稱;按順序寫出大蒜播種期間經過的節氣。
(2)我國有些大蒜主產區為克服自然條件對種植大蒜的不利影響,播種時在原有土地上覆蓋地膜,說明其對大蒜生長自然條件的改善作用。
(3)分析2016年大蒜價格上漲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徽省將在統籌協調好省會經濟圈、皖江城市帶、沿淮城市群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構建以合肥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讀江淮城市群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該城市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服務范圍由大到小順序:合肥—安慶—無為
B. 服務職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滁州—長豐
C. 小學數量由多到少排序:廬江—六安—巢湖
D. 小汽車專賣店布局先后:合肥—馬鞍山—安慶
【2】合肥發展成為國家科技創新型城市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A. 自然環境優美 B. 市場廣闊
C. 勞動力量多廉價 D. 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