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太陽年輻射總量
A.分布呈東多西少B.哈爾濱比濟南多
C.上海大于1200kw·h/m2D.平原比高原地區豐富
【2】只考慮自然因素,最適合和最不適合推銷太陽能熱水器的城市分別是
①濟南 ②拉薩 ③上海 ④重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造成上題中兩城市太陽輻射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日照時間 ②大氣透明度 ③海拔高度 ④海陸差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1】C
【2】B
【3】A
【解析】
【1】根據圖例,太陽輻射分布整體上呈東少西多,A錯。圖中太陽年輻射總量哈爾濱比濟南少,B錯。從圖中可以看出上海大于1200kw·h/ m,小于1500 kw·h/ m,C對。一般平原比高原地區少,D錯。故選C。
【2】只考慮自然因素,太陽能熱水器適宜分布在太陽能豐富地區。結合圖判斷,最適合的城市是拉薩,②對。最不適合推銷太陽能熱水器的城市是重慶,④對。B對,A、C、D錯。故選B。
【3】重慶多陰雨天氣,海拔較低。與之相比拉薩太陽能豐富的原因:晴天更多,降水較少,日照時間長,大氣透明度好,①②對;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③對。均位于內陸,海陸差異沒有影響。①②③正確,④錯誤。A正確。故選A。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堰塞湖是指由火山熔巖流或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2018年10月11日,金沙江上游發生山體滑坡堵江成湖,被稱為金沙江白格堰塞湖。下圖為堰塞湖形成過程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白格堰塞湖形成過程中可能會
①影響金沙江河源地的蒸發量
②影響金沙江上游的流速
③增加金沙江下游的灌溉水源
④減少金沙江下游的流量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2】為應對堰塞湖決口可能產生的危害,可以
A. 加固堰塞湖壩體B. 適度挖掘泄洪通道
C. 撤離堰塞湖上游居民D. 一次性摧毀堰塞湖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開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經是歐洲殖民者向亞洲擴張時期重要的供應站,并迅速發展成為南非第二大城市。現有多條鐵路、公路通往內陸地區及其他國家。下圖示意開普敦城區及交通分布。
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開普敦早期城市興起的有利區位條件是( )
A. 礦產資源豐富 B. 氣候溫和濕潤
C. 地理位置優越 D. 商業貿易發達
【2】從城市功能區的角度分析,開普半島最適宜發展( )
A. 城市高級住宅區 B. 城市航空港功能區
C. 城市核心功能區 D. 城市生態功能區
【3】圖中所示鐵路線對開普敦的影響主要是( )
A. 促進了內陸城市的發展 B. 帶動了沿線經濟的增長
C. 擴大了港口的服務范圍 D. 提高了城市的服務等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示意南極半島附近區域,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四個箭頭,能夠正確表示P地主導風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一考察船從長城站出發,順西風漂流環繞南極大陸航行一周,依次經過的大洋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_________的季節移動,導致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其規律是:就北半球來說,夏季____移,冬季___移。
(2)圖中北半球節氣: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圖中氣壓帶和風帶:甲是_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現象發生的時間與哪一幅圖表示的時間相吻合?(填字母)
①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進入多雨的濕季。 ( )
②上海為一年中白晝最短.太陽最低的時間。 ( )
③西伯利亞成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 )
④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伏旱天氣。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冰川物質平衡又稱冰川物質收支,是指某時段冰川固、液態水的收支狀況(正平衡說明冰川增加,負平衡說明冰川退縮)。斯瓦爾巴地區位于北歐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下圖為該地區某氣象站冰川物質平衡統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氣象站冰川物質平衡( )
A. 冬季平衡波動較大 B. 總體呈負平衡趨勢
C. 年際平衡變化較小 D. 年內季節變化不大
【2】導致該氣象站冰川物質冬、夏平衡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地處迎風坡降水量豐富 B. 冬季受暖流影響,降水量較少
C. 夏季氣溫升高,冰川消融量大 D. 冬季降水少,冰川積累波動變化小
【3】斯瓦爾巴地區冰川物質平衡變化,會導致當地( )
A. 生物多樣性減少 B. 氣候變暖加速 C. 農業生長期延長 D. 島嶼數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芬蘭位于歐洲北部,約三分之一的國土在北極圈以內。素有“千湖之國”的美稱,地理環境南北各具特色,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部以丘陵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為主。芬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6%,乳畜產品世界聞名。
(1)簡述芬蘭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所體現的主要地域分異規律。
(2)分析芬蘭亞寒帶針葉林廣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
(3)根據B地區地理環境特征,推測其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適合發展的產業部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地理事物的世界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陰影區域最可能是
A. 石油主產區B. 高山冰川區
C. 人口密集區D. 森林分布區
【2】給甲地帶來豐沛降水的主要是
A. 赤道低氣壓帶B. 西南季風
C. 東北信風帶D. 東南信風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歐洲某地區農業地域類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圖,夏季上山放牧、農田兩年輪種和種植橄欖等是圖示地區重要的農業生產特點。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屬于
A.乳畜業B.大牧場放牧業C.混合農業D.商品谷物農業
【2】該地區種植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源不足B.土壤貧瘠C.洪澇頻繁D.氣溫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