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①代表的國家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
A. 資源環境壓力加大 B. 人口老齡化嚴重
C. 就業壓力大 D. 青少年人口比重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粵、蘇、貴、桂四省區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變化趨勢圖”, 四省區老年人口比重與同期全國平均水平的差值,完成下面小題。
【1】導致圖中老年人口變化趨勢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省際人口的遷移 B. 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C. 人口壽命的延長 D. 經濟、醫療水平的提高
【2】據圖判斷,今后我國應優先建立、完善養老體系的地區是
①城鎮、谵r村、劢洕l達省份、芙洕钒l達省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3年我國部分省份人口凈流出和凈流入的有關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2013年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便捷程度 B. 經濟發展水平 C. 環境人口容量 D. 資源豐歉程度
【2】圖示人口遷移狀況,對四川的影響主要是
A. 環保壓力增加 B. 人口失業率上升 C. 對外交流加強 D. 城市人口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景區導游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景區設施中
A.索道纜車方便游客登山及物資運送,會對自然景觀產生影響
B.公路線路彎曲,沿線的名勝古跡數量多,便于游客乘車觀賞
C.醫療站和警務站沿登山步道和公路布局,可保障游客的安全
D.食品飲料銷售點應全部建在游客中心,以保護景區環境質量
【2】旅游業發展對當地社會文化的影響有
A.人口流動,徹底改變當地地域文化
B.推動對野生動植物及生態系統保護
C.保護古跡,促進民族傳統文化傳承
D.提供就業,創匯、創稅,回籠貨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工業生產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分別和①、③吻合的工業部門最可能是( )
A. 制糖、鋼鐵 B. 集成電路、煉鋁
C. 服裝、機械 D. 紡織、石油加工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類工業地域逐漸由分散走向集聚
B. ②類工業對勞動力數量要求逐漸提高
C. ③類工業在我國正逐漸從東部沿海向中西部轉移
D. ④類工業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和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正在規劃建設的‘四縱四橫’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網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高鐵規劃東部稠密、西部稀少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
A. 東部地區平原廣,利于高鐵建設 B. 東部地區的科技力量比西部雄厚
C. 東部地區人口遷出比西部地區多 D. 東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比西部高
【2】我國高鐵發展帶來的影響,正確的敘述有 ( )
①促進地區之間信息和文化的交流
②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
③交通運輸向高速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
④提高我國貨物運輸的出口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江蘇省某縣級市農業多種經營及農作物面積與2015年每畝年純收入統計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縣級市稻麥種植優勢區位是
A.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B、氣候干旱,光照資源豐富
C、生長期長,稻米品質好 D、地形崎嶇,土地類型多樣
【2】該縣城城郊地區稻麥面積不斷減少,蔬菜、花木、葡萄等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其主要影響因素及適宜推廣的農業地域類型分別是
A.勞動力 水稻種植業 B、政策 乳畜業
C、市場 混合農業 D、交通 商品谷物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11月18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際貨運鐵路線“義新歐”正式開通,列車從“小商品之都”浙江義烏出發,21天后于北京時間18點到達西班牙馬德里。2015年2月22日,滿載“年貨”的回程班列又抵達義烏。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義新歐”開通后,義烏的小商品在歐洲市場競爭力增強的原因是:
A. 商品質量更加優良 B. 物流綜合成本降低
C. 歐洲消費市場擴大 D. 商品生產成本減少
【2】回程班列給義烏人帶來的“年貨”最可能是:
A. 奶制品、咖啡 B. 箱包、家居飾品
C. 紅酒、橄欖油 D. 檸檬汁、電腦桌
【3】首趟“義新歐”班列從義烏開往馬德里:
A. 出發當天義烏的日出方向為東南
B. 經過俄羅斯境內落葉林郁郁蔥蔥
C. 到達馬德里時太陽直射點在澳大利亞盆地
D. 往返行程總距離不可能超過一萬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