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產業結構偏離度是指各產業的增加值比重與就業比重之比同1的差。表1是“長沙2001年和2012年產業結構偏離度表”,回答下列問題。
表1:2001年和2012年長沙市產業結構偏離度
年份 | 第一產 業增加 值比重 | 第二產 業增加 值比重 | 第三產 業增加 值比重 | 第一產 業就業 比重 | 第二產 業就業 比重 | 第三產 業就業 比重 | 第一產 業偏離 度 | 第二產 業偏離 度 | 第三產 業偏離 度 |
2001 | 9.7 | 38.6 | 51.7 | 51.8 | 23.3 | 24.9 | -0.81 | 0.66 | 1.08 |
2012 | 4.3 | 56.1 | 39.6 | 24.4 | 33.2 | 42.4 | -0.83 | 0.69 | -0.07 |
【1】根據信息,可以判定
A. 產業結構偏離度與產業增加值比重成正相關
B. 產業結構偏離度與產業就業比重成負相關
C. 產業結構偏離度為正值,表明該產業還具有一定的勞動力吸納優勢
D. 產業結構偏離度為負值,表明該產業的產值高,吸引了大量勞動力
【2】據表1信息推測長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時間內
A. 第三產業發展快速,吸引大量勞動力 B. 工業化繼續推動城市化發展
C. 農業生產受到限制,產值將下降 D. 勞動力過剩,人口向外流動
【答案】
【1】C
【2】B
【解析】試題解析:
【1】根據材料可知,產業結構偏離度是指各產業的增加值比重與就業比重之比同1的差,若某一產業的結構偏離度為正,即產業的增加值比重高于就業比重,說明該產業相對勞動生產率較高,存在勞動力轉入的可能,表明該產業還具有一定的勞動力吸納優勢,反之存在勞動力轉出的可能。C正確。
【2】從表中可以看出,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由2001年的正值到2012年的負值可知,該產業存在勞動力轉出的可能,第一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下降,不代表其產值下降,在這里要特別注意比重和產值的不同,根據產業結構偏離度可以看出,第二產業為正值,表明該產業還具有一定的勞動力吸納優勢,工業化將繼續推動城市化的發展,因此不能說明該地區勞動力過剩,人口向外流動。B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靜心垂釣,瓜果采摘,花卉觀賞,以每年100元到2000元不等的價格認養果樹或是認種一塊菜地去享受從育苗、除草、施肥到收獲、采摘的全過程……農家樂式的休閑旅游越來越為市民鐘情。上海的嘉定、奉賢、松江、崇明等區縣的不少農業園區和主題公園都推出了農家樂項目。據此完成下題。發展上述農業的意義是( )
①有利于擴大農業經營范圍
②有利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③便于大量銷售農產品
④避免環境污染
⑤加強城鄉交流,促進科技興農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A. 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 農業基礎薄弱
C. 水土流失嚴重 D. 自然資源不足
【2】我國政府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②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 ③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競爭 ④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3】有關研究人員認為,土地沙漠化、水資源緊缺、植被覆蓋率不高和人地矛盾尖銳是影響我國西北地區生態好轉的四大主要因素。下列開發大西北的自然條件中,主要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組合正確的是
A. 宜耕荒地廣闊—熱量 B. 草原廣闊—森林
C. 礦產資源豐富—光照 D. 土地廣闊—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999年11月29日,全球首次“數字地球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世界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4 000多位科學家參加了這次會議,研討21世紀“數字地球”的發展戰略。中國政府和學術界在“數字地球”的基礎上提出了“數字中國”的構想。構想中的“數字中國”將建立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公用信息網。它集成了國家信息網、國土資源信息網、長江流域監控網等網絡的信息,并將促進這些系統的綜合利用。據此回答:
有關“數字地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數字地球”就是指因特網
B. “數字地球”就是“信息高速公路”
C. “數字地球”只能方便人們的生活,并不能創造實實在在的財富
D. “數字地球”是用數據通信技術使地球上信息的表達方式日益數字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西部地區因生態環境破壞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500億元。據此回答以下小題。
(1)據統計,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積已占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的62.5%,部分省區水土流失面積超過其土地面積的一半。這主要是因為 ( )
A.西部地區耕地面積少B.西部地區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區植被破壞嚴重D.西部地區黃土面積廣泛
(2)為保護和恢復西部生態環境,應采取的措施是 ( )
①盡量減少資源的開采 ②生態建設以恢復自然植被為主 ③重點地區實行嚴格的退耕還林還草措施④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從根本上解決粗放型經濟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西部嚴重缺水,生態環境惡劣,制約了經濟的發展,為了改善水源緊張的狀況,以下措施你認為最合理的是 ( )
A.退耕還林還草,提高植被覆蓋率
B.開墾荒地,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發展節水農業
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發展綠洲農業
D.大規模利用人工降雨技術,增加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6年10月19日凌晨3時31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二號自9月15日22時發射入軌以來,與神舟飛船開展的首次交會對接。6時32分,景海鵬、陳冬以飄浮姿態先后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位于美國火奴魯魯(檀香山)(21°19′N,157°05′W)的中國留學生收看景海鵬、陳冬先后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直播時,當地的區時是( )
A. 9月14日9時31分 B. 10月18日9時31分
C. 9月19日12時32分 D. 10月18日12時32分
【2】當天宮二號發射入軌時,與北京日期不同的地區,其范圍約占全球的( )
A. 1/12 B. 1/5 C. 1/8 D. 11/12
【3】一架飛機飛過日界線后,發現接連過了兩個國慶節,這架飛機是()
A. 自東向西飛行 B. 一定飛過180度經線
C. 自西12區飛向東12區 D. 自東12區飛向西12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勞動年齡(16~59歲)人口數量從2012年首次下降,至2015年累計減少約1 300萬人。2015年,我國首次出現了流動人口減少的現象。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實行全面二孩政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趨勢得到扭轉的年份最可能是( )
A. 2025年 B. 2030年
C. 2033年 D. 2040年
【2】造成我國流動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就業和收入難達預期 ②發達地區污染嚴重 ③城鄉戶籍制度的改革 ④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和升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3】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和流動人口出現雙降,受其影響最明顯的產業是( )
A. 資源密集型產業 B. 勞動密集型產業
C. 資金密集型產業 D. 知識密集型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GPS技術作為先進的測量手段和新的生產力,應用領域非常廣泛。據此回答。
【1】下列對“精準農業耕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精準農業耕作”即把GPS技術引入農業生產 B. “精準農業耕作”因為引入了GPS技術,從而使農業生產成本大大提高
C. “精準農業耕作”雖然避免了資源浪費,卻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D. 目前,大部分國家都能進行精準農業生產
【2】南極科考隊測得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的海拔是4093米,在測量過程中,隊員們利用到的現代化技術手段為( )
A. 全球定位系統 B. 地理信息系統 C. 全球定位系統技術 D. 地理測繪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據此回下列問題。
【1】人們在第一時間迅速掌握整個地震災區建筑破壞情況,所利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A. 地理信息系統 B. 全球定位系統
C. 遙感技術 D. “數字地球”
【2】上題中地理信息技術的關鍵裝置是()
A. 傳感器 B. 衛星系統
C. 地面裝置 D. 信號發射裝置
【3】在震區被困災民開展營救行動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①GIS
②GPS
③RS
④GPRS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