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是20世紀80年代南京城市圖,圖2是1500年前南京城市圖。閱讀圖1和圖2和下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1:梁都之時(如圖2所示),城中28萬余戶,西至石頭城,東至倪塘(方山北),南至石子崗,北過蔣山(鐘山),東西南北各四十里,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其各津渡處大致都是市場區。
資料2:南京是江蘇省的省級行政中心。該城市地處中緯度,1月平均氣溫為2℃,7月平均氣溫為28℃,年降水量為1031毫米。氣溫適度,降水適中。
資料3:隨著近代修筑港口、制造船舶技術的發展,使水流條件復雜的長江沿岸可建筑港口,大型船舶也可抵住長江風浪,在長江港口停靠。
(1)讀圖2,梁都時南京城市選址的區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讀圖2和資料1,梁都時南京城商業區主要集中在城市的________(方位),圖2中能夠反映出影響其商業區分布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1和資料3中可以看出,與梁都時南京城相比,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城區在古城的基礎上向________方向發展。導致這種變化的區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圖19是20世紀80年代南京城市圖,圖20是1500年前南京城市圖。閱讀圖19和圖20和下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圖19 圖20
資料1:
梁都之時(圖20所示),城中28萬余戶,西至石頭城,東至倪塘(方山北),南至石子崗,北過蔣山(鐘山),東西南北各四十里,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其各津渡處大致都是市場區。
資料2: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級行政中心。該城市地處中緯度,1月平均氣溫為2℃,7月平均氣溫為28℃,年降水量為1031毫米。氣溫適度,降水適中。
資料3:
隨著近代修筑港口、制造船舶技術的發展,使水流條件復雜的長江沿岸可建筑港口,大型船舶也可抵住長江風浪,在長江港口停靠。
(1)讀圖20,梁都時南京城市選址的區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讀圖20和資料1,梁都時南京城商業區主要集中在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方位),圖20中能夠反映出影響其商業區分布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19和資料3中可以看出,與梁都時南京城相比,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城區在古城的基礎上向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發展。導致這種變化的區位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圖19是20世紀80年代南京城市圖,圖20是1500年前南京城市圖。閱讀圖19和圖20和下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
圖19 圖20
資料1:
梁都之時(圖20所示),城中28萬余戶,西至石頭城,東至倪塘(方山北),南至石子崗,北過蔣山(鐘山),東西南北各四十里,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其各津渡處大致都是市場區。
資料2: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級行政中心。該城市地處中緯度,1月平均氣溫為2℃,7月平均氣溫為28℃,年降水量為1031毫米。氣溫適度,降水適中。
資料3:
隨著近代修筑港口、制造船舶技術的發展,使水流條件復雜的長江沿岸可建筑港口,大型船舶也可抵住長江風浪,在長江港口停靠。
(1)讀圖20,梁都時南京城市選址的區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讀圖20和資料1,梁都時南京城商業區主要集中在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方位),圖20中能夠反映出影響其商業區分布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19和資料3中可以看出,與梁都時南京城相比,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城區在古城的基礎上向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發展。導致這種變化的區位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測試 題型:綜合題
據下列材料和所學地理知識回答問題 。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國際經濟環境、良好的區位條件及國家對外開放政策和僑鄉的優勢,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進工業化,同時加快了城市化進程(如圖)。但是現在,優勢弱化,劣勢凸現,競爭壓力加大,新的經濟動力又不夠強大,領跑了中國經濟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長三角之后,面臨嚴峻挑戰。
(1)20世紀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城市化較快的關鍵性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2)從“1985年與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發展的比較”圖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進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兩個方面。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 “優勢弱化,劣勢凸現”。當中的“優勢”具體指的是________,劣勢具體指的是________,再加上外商投資區位的選擇由原來追求低成本轉變為擴大市場規模,使得支撐珠江三角洲地區________的動力減弱。
(4)該區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核心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圖19是20世紀80年代南京城市圖,圖20是1500年前南京城市圖。閱讀圖19和圖20和下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
圖19 圖20
資料1:
梁都之時(圖20所示),城中28萬余戶,西至石頭城,東至倪塘(方山北),南至石子崗,北過蔣山(鐘山),東西南北各四十里,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其各津渡處大致都是市場區。
資料2: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級行政中心。該城市地處中緯度,1月平均氣溫為2℃,7月平均氣溫為28℃,年降水量為1031毫米。氣溫適度,降水適中。
資料3:
隨著近代修筑港口、制造船舶技術的發展,使水流條件復雜的長江沿岸可建筑港口,大型船舶也可抵住長江風浪,在長江港口停靠。
(1)讀圖20,梁都時南京城市選址的區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讀圖20和資料1,梁都時南京城商業區主要集中在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方位),圖20中能夠反映出影響其商業區分布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圖19和資料3中可以看出,與梁都時南京城相比,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城區在古城的基礎上向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發展。導致這種變化的區位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