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能夠改變傳統城鎮化的發展路徑,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是河西走廊綠洲城鎮對城鎮發展限制條件的反約束,充分發揮綠洲城鎮就地轉移農業人口的巨大作用,推動中國的整體新型城鎮化進程。高臺縣是河西走廊綠洲農業城鎮的典型代表,下表為高臺縣城鎮化綜合水平評價指標權重值,圖為高臺縣城鎮化綜合水平發展軌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該縣城鎮化的說法合理的是
A. 城市用地規?焖贁U大 B. 產業集聚效應發展明顯
C. 城鎮化發展整體水平高 D. 城鎮化推動力持續增強
【2】該縣在城鎮化中存在的問題是
A. 2010-2014年,城鎮化水平波動上升 B. 2013-2014年,城鎮化生態壓力巨大
C. 經濟規模增大,對城鎮化帶動能力強 D. 城鎮化推進快,與各產業發展相協調
【3】該縣欲打造“安全之城”(如右圖所示),首先要采取的措施是
A. 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綠色生產模式 B. 加強生態修復,維護綠色生態安全
C. 發展綠色交通,構建綠色城鎮空間 D. 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方式
【答案】
【1】A
【2】B
【3】B
【解析】
【1】據權重指標,土地城鎮化的權重最高,說明高臺縣近幾年的城鎮化進程中以土地城鎮化的快
速推進為最主要特征,即城鎮用地規?焖贁U大。產業發展、經濟發展等城鎮化推動力對城鎮化水平提升的貢獻率及推動力嚴重不足;城鎮對人口和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城鎮人口集聚嚴重滯后。綜合而言,高臺縣城鎮化進程中過分依靠土地城鎮化,城鎮化水平偏低。故A正確。
【2】2010-2014年,無論狹義的城鎮化水平還是廣義的城鎮化水平,都呈現出明顯的持續上升趨勢。2013-2014年,含有生態城鎮化指標的廣義城鎮化水平低于狹義城鎮化水平,表明城鎮化過程中高臺縣生態系統壓力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欠缺。高臺縣是農業綠洲城鎮,產業結構單一且經濟規模較小,非農產業發展滯后,對城鎮化的推動作用嚴重不足。高臺縣城鎮化進程以土地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為主要特征。土地城鎮化推進速度與人口城鎮化、經濟城鎮化及工業化的發展速度差距逐漸拉大,與人口、經濟及產業發展的關系嚴重失調。故B正確。
【3】綠洲生態環境極為脆弱,極易因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而退化、萎縮,對于高臺來說,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首先必須保障作為命脈資源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生態安全,保障整個生態體統的有序運行和不斷優化。新型城鎮化發展應以生態保護和生態優化為核心,保障生態安全為主線。故答案選B項。
第一,人的城鎮化水平較低。我國城鎮化,尤其是新型城鎮化的迅速發展,使得農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隨之而來產生一系列問題。城市用地緊張、房價不斷上漲使得居民居住條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公共教育資源緊缺導致農民工子女上學難,居民文化素質得不到有效提高;城市生態環境、水資源遭到破壞;城市人口激增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的矛盾在加劇,居民幸福指數低。
第二,城市綜合承載力不夠。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會造成城市承載力不足。農民進城存在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不對等現象,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造成失地農民生活困難,從而導致社會的不穩定。此外,大量人口的涌入會造成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承載力不足,城鎮化的質量反而會下降。
第三,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投資,引起巨額負債,刻意追求城鎮化率提高。即公共服務設施等領域、盲目投資,使一些城市出現“空城”現象。大規模拆遷、征地、建房,過度依賴房地產開發,勢必會使地方政府舉債累累。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刻意追求城鎮化率,弄虛作假,從而失去提升城鎮化質量的戰略時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是我國喀什經濟特區位置圖,乙是我國深圳、珠海經濟特區位置圖。完成下列問題。
【1】與深圳特區相比,喀什特區建設的突出優勢是 ( )
A. 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 B. 石油、太陽能等能豐富
C. 氣候適宜,地價較低 D. 地處西北邊陲,水陸交通便利
【2】喀什市與珠海市布局石化工業的共同區位條件是( )
A. 國內石油供應充足 B. 工業基礎較好 C. 國內市場需求量大 D. 鐵路運輸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我國北緯35°-40°之間大陸上四地的氣候資料,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導致四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質
【2】【2】關于四地說法正確的是
A. ①、⑧兩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兩地位于青藏高寒區
C. ②、⑧兩地位于季風區 D. ②、④兩地位于半干旱區
【3】【3】關于四地所在區域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為主 B. ②畜牧業比重高于種植業
C. ⑧以水田農業為主 D. ④農作物以水稻和青稞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北歐國家芬蘭從18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的人口變化情況,堪稱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代表。
18世紀中期即前工業化時期,芬蘭實行土地私有制,使農業經濟得到較快發展,那時需要較多的勞動力,但由于生存環境較惡劣,人口死亡率也高。工業化開始后, 尤其是1825-1830年期間,雖然死亡率明顯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很高。二戰以后,制造業的發展產業工人人數增加,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芬蘭許多居民點擴大,導致城市化,20世紀70年代人口增長模式開始進入現代型。
材料二:
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示意圖。
(1)人口增長模式是由 , , 三項指標共同構成。芬蘭在前工業化時期人口增長模式為 ,這種增長模式的特點表現為 。
(2)在圖中人口增長模式為現代型的時間段是 段。進入現代型后,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 。
(3)總體來看世界人口增長模式處于 階段。我國由于大力開展 工作,已基本實現了人口增長模式從 的轉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丹麥王國位于歐洲大陸西北端,日德蘭半島上。東靠波羅的海與俄羅斯隔海相望,西瀕北海,北面隔斯卡格拉克海峽、卡特加特海峽和厄勒海峽與挪威、瑞典隔海相望,南部毗連德國。丹麥卡倫堡工業園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生態工業園之一,20世紀70年代建立至今已經穩定運行40多年。這個工業園區的主體企業是電廠、煉油廠、制藥廠和石膏板生產廠,以這四個企業為核心,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處于良性循環之中。圖甲為丹麥簡圖,圖乙為卡倫堡工業共生體示意圖。
(1)分析卡倫堡工業園區核心企業的區位因素。
(2)指出日德蘭半島鐵路運輸線路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原因。
(3)說明卡倫堡工業園為世界上最成功的生態工業園原因。
(4)我國某地以煤炭工業為核心,請你根據卡倫堡工業園發展的經驗繪制其工業共生體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氣候類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 季風水田農業 B. 商品谷物農業
C. 大牧場放牧業 D. 乳畜業
【2】該農業地域類型在該地區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①該氣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②城市眾多,消費市場廣闊
③勞動力豐富
④機械化水平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該農業地域類型在我國主要分布在
A. 內蒙古草原 B. 四川盆地
C.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 D. 東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贊比亞產銅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四,素有“銅礦之國”的美譽。1998年,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國際投標,成功開發了中國在境外第一座有色金屬礦山―贊比亞謙比希銅礦。2005年,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謙比希鎮東面約3.5千米處興建了謙比希銅冶煉項目基地。謙比希銅礦位于高原地區,地面起伏平緩,地表植被發育。謙比希銅礦礦床發現于1899年,儲量巨大,品位較高。1964年投產開采,早期采用露天開采的方式,1969年開始轉入地下開采。下圖示意贊比亞地理概況。
(1)指出謙比希銅礦開采的自然優勢條件。
(2)分析謙比希銅礦開發、利用對卡富埃河水文特征的影響。
(3)說出謙比希銅冶煉工廠發展的不利社會經濟條件。
(4)簡述謙比希銅礦開發、利用給當地帶來的好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雪花的形態與生長環境密切相關,尤其是溫度和濕度。根據國際研究,樹枝狀“最美雪花”多在-10℃~-20℃的環境中形成,同時需要充裕的水汽補給以及較為漫長的生長時間。下圖為冬季溫度適宜“最美雪花”生長的地區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下列四個地點中,最有可能拍攝到“最美雪花”的是( )
A. M B. N C. P D. Q
【2】【2】在溫度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下列區域出現“鵝毛大雪”頻率較高的是( )
A. 伊犁河谷地 B. 大興安嶺西坡 C. 藏北高原 D. 內蒙古高原
【3】【3】世界上絕大多數動植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這主要是因為我國( )
A. 季風氣候顯著 B. 氣候復雜多樣 C. 夏季普遍高溫 D. 雨熱同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