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變化圖”和“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圖”,回答下面小題。
【1】目前該省人口增長的特點是
A. 總量呈下降態勢 B. 總量仍呈增長態勢
C. 總量呈零增長態勢 D. 增長模式沒有變化
【2】按聯合國標準,如一地區≥60歲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0%或≥65歲人口達7%,則可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該省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在
A. 1990年以前 B. 1990~2000年之間 C. 2000~2004年之間 D. 2004年以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地氣候資料及所在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區域海岸非常曲折破碎,最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蝕 B. 板塊擠壓 C. 冰川侵蝕 D. 地殼下陷
【2】甲地氣候要素與同緯度大陸東岸差異明顯,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洋流②大氣環流③植被④太陽高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2016年,美國新威爾斯磷肥廠發生廢水泄漏,大量含有“輕微放射性”的廢水可能污染佛羅里達州地下水,佛羅里達州地下水是該州的飲用水主要來源。早在1994年和2004年,該磷肥廠先后發生了污染事故:1994年,該磷肥廠因為陷坑,導致成噸的廢料進入土壤;2004年,該磷肥廠受颶風影響,大量廢水流入附近的坦帕灣。下圖為美國局部地區示意圖。
分析該磷肥廠廢水泄露對環境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最新消息:二孩生育條件及登記指南。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玉慶認為,這不會導致人口暴漲。下圖為“2010年及預測2030年我國人口年齡構成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導致我國正在全面二孩政策放開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死亡率下降 B. 人口老齡化嚴重
C. 就業壓力大 D. 人口性別比大
【2】2030年比2010年( )
A. 新增人口數量減少 B.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C. 少兒人口比重上升 D. 勞動力人口比重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氮、磷等無機營養物質大量排入水體,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時可引發藍藻爆發,使水域生態遭到破壞。目前,生態浮床技術已在世界范圍內成為一項重要的水質修復技術,并已成功地應用在許多湖泊、河流的生態修復和整治工程中。生態浮床是將植物種在浮于水面的床體上進行水質修復的技術。下圖示意生態浮床構造。
簡述生態浮床技術進行水質修復的基本原理并指出浮床還有哪些生態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表”,回答下列問題:
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表
(1)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繪出新中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折線圖。
(2)1949年—1957年,我國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
(3)1975年以后,我國人口死亡率的變化有何特點?
。
(4)1965年后,我國的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
(5)我國目前屬于哪一種人口增長模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俄原油管道途經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3個縣市區,止于大慶。下圖為中俄原油管道路徑和東北部分地區等高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過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礙。
(2)簡述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和運營過程中可能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3)分析中俄原油管道終點選擇大慶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平原生態農業種養結合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地傳統農業地域類型是( )
A.商品谷物農業
B.季風水田農業
C.乳畜業
D.種植園農業
(2)從環境效益考慮,該農業生產模式的最大好處是( )
A.延長了產業鏈,增加了經濟效益
B.減少水土流失發生的頻率
C.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D.廢棄物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了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資源短缺可分為資源型缺水和水質性缺水,其中北方地區主要屬于資源型缺水。讀“我國重點缺水地區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重點缺水地區屬于水質性缺水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為緩解③地區水資源短缺,目前已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修筑水庫 B. 發展節水農業
C. 南水北調 D. 加強宣傳教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