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南美洲局部示意圖回答問題。
(1)A河河口有與錢塘江大潮齊名的天下壯觀的涌潮,分析該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2)綜合分析A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及其對城市分布和農業生產的影響。
【答案】(1)A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寬變窄,潮位被推高;河口位于赤道附近,來自海上信風加劇潮勢;地處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富,徑流量大,入海河水較多,與向西流的海水形成頂托,從而抬高潮位。
(1)位置:地處赤道附近。
氣候: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終年高溫,降水豐富,為熱帶雨林氣候
地形:流域內,西為山地、南北為高原,亞馬遜平原面積廣大,地勢低平。
河流:徑流量大,流量穩定。
植被:茂密的熱帶雨林。
城市:不適宜人類生存,人口稀疏區,城市稀少;沿河分布。
農業:人口稀少,種植業比例低;(原始農業)狩獵、林業、漁業。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難度一般。
(1)分析A河潮汐潮位高的原因可借鑒我國錢塘江大潮的成因,從地形、氣候、大氣活動等方面分析。根據經緯度可知A河是亞馬孫河,圖中顯示亞馬孫河河口開闊,成喇叭口狀向海洋延伸,涌動的潮水從海洋向河流涌動時受地形的限制,由寬變窄,潮位被推高;A河位于赤道附近,受南北半球信風的影響,加劇潮水的高度;A河流經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在河口處于涌動的海水形成頂托,抬高潮位。
(2)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植被、土壤等因素。
讀圖可知,A河為流域:
位置:地處赤道附近。
地形:流域內,西為山地、南北為高原,亞馬遜平原面積廣大,地勢低平。
氣候:赤道附近, 受地形和赤道低壓帶影響,終年高溫,降水豐富,為熱帶雨林氣候
河流:A河為亞馬孫河,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徑流量大;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降水豐沛且逐月分配均勻,河流流量穩定。
植被: 熱帶雨林,植被高大茂密。
影響類題目一般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考慮:
城市:A河流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形成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植被為茂密的熱帶雨林,這樣的自然環境不太適合人類生存,使得該地區人口少,城市數量少。降水量豐富導致河流徑流量大,流經亞馬孫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河流流量穩定,因此城市主要沿河流分布。
農業生產:由于該地區人口少,自然環境條件差,使得該地區的農業種植比例低,很多都是效益低的原始農業,如狩獵、漁業和林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倒U形區域發展規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圖示區域發展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處于工業化階段
B.②處于以傳統農業為主體的發展階段
C.③處于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
D.①→②→③體現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總體發展趨勢
【2】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我國處于圖中()
A.①階段
B.②階段
C.③階段
D.由②到③的過渡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河流中游水文觀測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徑流量、輸沙量變化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有關該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雨水是河水主要補給來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
C.徑流量隨降水量同步增減
D.枯水期流量小,輸沙量大
【2】該河流域的主要環境問題易導致下游
A.流速減慢,利于內河航運
B.輸沙量大,河床淤積嚴重
C.徑流量多,季節變化減小
D.徑流量少,不易決堤泛濫
【3】引起圖中降水量曲線和輸沙量曲線之間距離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A.資源開采破壞了地表環境
B.對河流進行人工裁彎取直
C.河流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
D.對緩坡地形進行梯田改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3年我國實行“單獨二孩”政策,某大學生根據調查數據(政策改變后生育率為原生育率的1.4倍)設計了政策變化前后的人口增長數學模型(下圖)。2015年,“單獨二孩”政策調整為“全面二孩”政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上圖中正確表達了政策改變后勞動力人口(15—60歲)增長(比重或人口數)的是
A.模型1B.模型2C.模型3D.模型4
【2】“單獨二孩”政策僅兩年后調整為“全面二孩”的原因是
A.人們生育二孩的意愿高漲B.人口遷出率持續走高
C.人口生育率遠未達到預期D.勞動力人口嚴重缺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圖乙、圖丙是“我國部分災害分布示意圖”,圖丁是“我國自然災害區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將下列自然災害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第(1)(2)小題的相應空格內。
A.洪水 B.風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臺風
(1)圖示的各種自然災害中,在我國分布地區最廣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圖丁中,在地區Ⅰ內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發生頻率較大;在地區Ⅱ內________、________災害的分布地區最廣;與其他地區相比,地區Ⅱ________災害的分布最為集中。
(2)按所在地球圈層與災害成因分類,在圖示的各自然災害中,發生在巖石圈中的是________,發生在大氣圈中的是________,發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__。
(3)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大。寫出我國加強防災設施建設的具體實例。(至少三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率分別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速度的重要指標。下面為近年來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長率與全國平均值之比的統計圖,圖中X軸表示人均GDP增長率與全國平均值之比,Y軸表示人均GDP與全國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號中的數值為其萬元產值能耗,全國平均值為0.74(單位:噸標準煤/萬元)。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五省市經濟發展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山西經濟發展水平高于湖北B.廣西經濟發展速度低于全國
C.湖北經濟發展水平高于江蘇D.上海經濟發展速度低于江蘇
【2】從萬元產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應優化工業結構以降低能耗
B.廣西最低,應承接東部地區高耗能工業
C.上海和江蘇較低,應大力發展重型工業
D.湖北較高,應發展資源密集型工業以降低能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引漢濟渭”工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穿越秦嶺,使漢江和渭河聯系起來。工程建成后,將大大緩解關中地區用水緊張問題。如圖為“‘引漢濟渭’工程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引漢濟渭”工程的意義不包括( )
A. 緩解西安的用水緊張狀況
B. 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環境
C. 解決漢江流域的旱澇災害
D. 增加關中平原灌溉面積
【2】“引漢濟渭”工程受水地區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斷裂下陷、诘貧ぬ、哿魉逊e、芰魉治g、蒿L力堆積 ⑥風力侵蝕
A. ①③B. ①⑤C. ②④D. 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原產于美洲雨林地區,其生長條件為年均溫22~26℃,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相對濕度不低于90%。可可葉片寬大而薄,易受風害?铺氐贤撸ㄏ聢D所示)是世界最大的可可生產與出口國布瓦凱是該國的可可加工及貿易中心,但加工率仍較低,原料大都分出口。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該國可可的收獲季節,當地農戶一般將可可豆晾曬在太陽下,約7~8天即可干燥。
(1)簡析科特迪瓦適宜可可種植的氣候條件。
(2)評價布瓦凱作為可可加工及貿易中心的區位條件。
(3)當地可可豆主要采用日曬干燥法而非機械干,推測其原因。
(4)可可樹易受風害影響,請提出當地減輕風害的可行性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巖層構造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處的地質構造為 ,判斷理由是 。
(2)對B山地的形成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釋。
(3)圖中①、②、③三地中巖層形成時間較老是 ;圖中信息能直接反映出的內力作用有 、 。
(4)C地修建水庫大壩,是否合理,請簡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