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的人類活動使人地關系向良性方向發展的是
[ ]
A.內蒙古高原墾草種糧
B.長江上游伐林造田
C.我國沿海海域實行休漁制度
D.太湖平原棄田造林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高考三人行 地理 題型:022
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04年太陽還有一次激烈的動蕩,要出現大的耀斑,發生大磁暴。專家預測此次動蕩將嚴重影響地球的無線電通訊,而且人類的航天活動也必須考慮太陽的活動。衛星發射、飛船升空,都是選在太陽黑子最少時。
材料二 太陽風暴已經對我國境內的廣播通信產生短暫干擾。2000年6月11日12時至20時,北京地區上空信號受到持續干擾。但針對有人將6月份以來的連續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聯系起來的看法,專家指出沒有證據表明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1)下列關于太陽活動表述正確的是
①太陽活動會擾亂地球的電離層,從而產生磁暴 ②太陽活動頻繁時,將出現較多的黑子 ③耀斑使紫外線到達地球,從而干擾地球無線通訊 ④太陽活動極大年與太陽活動極大年之間約11年,2000年是太陽活動極大年 ⑤太陽活動極大年,太陽風強度大,速度變小 ⑥太陽活動的諸種表現中,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主要標志之一
[ ]
(2)近代科學的開端是________的革命,中世紀流行的觀點是________的“地球中心說”,________(國籍)天文學家哥白尼推翻了這一理論,確立了“________”,德意志的學者________指出行星以________形軌道繞太陽運行。
(3)請運用相關的哲學知識對材料一、二進行簡要的分析說明。(選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4年高考紅皮書·地理 題型:013
人口遷移使人類的活動范圍不斷擴大。據此回答下題。
1.行政區域界線常被用來區分是否發生人口遷移,下圖中A,B和C是三個不同地區。其中常常被認為發生人口遷移的是
①→
②
→
③
→
④
→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交通和通訊的發展,相對縮小了地區之間的距離,使人口遷移減少
②經濟越發展,人口在地區之間遷移就越明顯地受自然條件制約
③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人口遷移中起重要作用
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期望,從而促進了人口遷移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3.人口遷移與環境的關系是
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對自然適應、控制能力的增強,自然環境對人口遷移幾乎沒有什么影響
②在人類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環境對人口遷移的影響是不同的
③人口遷移能緩解人地矛盾,對生態環境都是有利的
④由于三峽工程建設產生的大量移民被稱為“環境難民”
[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22
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全球經濟從未像今天這樣把人類緊密聯系在一起。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迎來了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時代,任何國家都已不可能在閉關自守中發展。
經濟全球化進程實際上是一個財富不斷集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世界發展越來越不平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國民產生總值的差距,從1983年的43倍擴大到現在的60多倍;發達國家的人口僅占世界人口的1/6,卻壟斷了全球近80%的收入。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兩國簽署加入世貿組織(WTO)的雙邊協議,而后不久又和歐盟簽署了雙邊協議。世貿組織(WTO)成員國已同意2001年11月接納中國入世,中國在提出申請15年后終已實現加盟。
(1)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鮮活力的是 ( )
A.世界金融資本的加速運轉 B.跨國公司經營企業全球化
C.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 D.“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2)經濟全球化的核心是 ( )
A.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和配置 B.金融交易活動的全球化
C.貿易活動的全球化 D.互聯網絡把世界連在一起
(3)經濟全球化會使世界發展越來越不平衡,發展中國家為了維護本國利益應該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
A.加快本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B.積極組織跨國公司參與國際競爭
C.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吸引外資
D.團結合作,積極參與“游戲規則”的制定
(4)世貿組織的總部設在 ( )
A.紐約 B.日內瓦 C.布魯塞爾 D.維也納
(5)入世后,下列產業中受沖擊最大的是 ( )
A.紡織業 B.旅游業 C.汽車工業 D.農業
(6)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差距進一步拉大。于是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的勝利”。請你談談對此觀點的看法。
(7)中國入世將給我國許多企業帶來更多的競爭壓力,但為什么我國還要致力于入世?請分析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43
全球經濟從未像今天這樣把人類緊密聯系在一起。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飛躍,迎來了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時代,任何國家都已不可能在閉關自守中發展。
經濟全球化進程實際上是一個財富不斷集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世界發展越來越不平衡: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國民產生總值的差距,從1983年的43倍擴大到現在的60多倍;發達國家的人口僅占世界人口的1/6,卻壟斷了全球近80%的收入。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兩國簽署加入世貿組織(WTO)的雙邊協議,而后不久又和歐盟簽署了雙邊協議。世貿組織(WTO)成員國已同意2001年11月接納中國入世,中國在提出申請15年后終已實現加盟。
(1)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鮮活力的是 ( )
A.世界金融資本的加速運轉 B.跨國公司經營企業全球化
C.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 D.“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2)經濟全球化的核心是 ( )
A.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和配置 B.金融交易活動的全球化
C.貿易活動的全球化 D.互聯網絡把世界連在一起
(3)經濟全球化會使世界發展越來越不平衡,發展中國家為了維護本國利益應該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
A.加快本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B.積極組織跨國公司參與國際競爭
C.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吸引外資
D.團結合作,積極參與“游戲規則”的制定
(4)世貿組織的總部設在 ( )
A.紐約 B.日內瓦 C.布魯塞爾 D.維也納
(5)入世后,下列產業中受沖擊最大的是 ( )
A.紡織業 B.旅游業 C.汽車工業 D.農業
(6)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差距進一步拉大。于是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的勝利”。請你談談對此觀點的看法。
(7)中國入世將給我國許多企業帶來更多的競爭壓力,但為什么我國還要致力于入世?請分析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