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三個地區農業資料分布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有關三個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A. ①為商品谷物農業 B. 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C. ③為混合農業 D. ②為季風水田農業
【2】根據圖中信息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市場適應性差 B. ③生產規模小
C. ②科技水平低 D. ①②機械化水平高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能源調運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中①②③三條運輸路線輸送的主要能源分別是( )
A. 天然氣、石油和水電 B. 石油、天然氣和煤炭
C. 火電、天然氣和水電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2】有關西氣東輸工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能積極推動新疆及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
B. 加速優化東部地區的能源結構,緩解能源緊張狀況
C. 可有效改善我國東部城市的大氣污染狀況,改善人民生活質量
D. 該管線兩次穿越黃河,一次跨越長江
【3】關于南水北調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與東線工程相比,中線工程線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資較小②南水北調“四橫三縱”的總體布局,可實現我國水資源的南北調配和東西互濟③南水北調工程不會對北方地區產生不利影響④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可調水量大,但水質較差,必須加強取水區的保護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關于西電東送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青海輸出的主要是火電,主要輸送到上海②內蒙古輸出的是火電,主要輸送到北京、天津③四川輸出的主要是水電,主要輸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區④云南輸出的主要是水電,主要輸送到廣東
A. ②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 16 屆亞洲運動會將于 2010 年 11 月 12 日 20 時在我國廣州(東八區)舉行,在美國的中國華僑準時收看比賽的時間應該是紐約時間(西五區)( )
A. 11 月 12 日 7 點 B. 11 月 11 日 6 點
C. 11 月 12 日 5 點 D. 11 月 11 日 20 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6位107國道邯鄲-武漢段及其附近區域簡圖,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1)改段國道能夠(4分)
①增加沿線商業網點數量
②促進沿線地區人口流動
③ 緩解隴海鐵路運輸壓力
④促使省會城市空間形態呈帶狀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圖示區域內(4分)
A.地形復雜多樣,風能資源豐富
B.以水田農業為主,水稻播種面積大
C.國道以西公路建設難度小,路網密度大
D.南部水資源豐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調水
(3)圖中黃河以北部分地區將生產冬小麥的土地休耕,種植雨熱同季的春玉米。該做法可以(4分)
①提高太陽輻射利用率 ②緩解地下水緊張狀況
③增強農作物抗旱能力 ④調整農業種植結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江西贛州: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8 ℃,年平均降水量1 605 mm;盛產臍橙,種植面積17.3萬公頃。有“世界橙鄉”美譽;贛南臍橙2011年破紀錄地實現了140萬噸產量,居世界第三;然而普遍出現“豐產不豐收”的現象。
材料二 贛南交通與地形圖。
(1)根據材料,從氣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列舉贛南地區大面積發展臍橙種植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2)根據材料二,分析信豐臍橙種植生產的區位條件優于安遠、尋烏二縣的原因。
(3)據材料一針對“贛南臍橙”豐產不豐收的現象,請你幫助贛州提出解決這一現象的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發展農業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創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某區域耕地分布圖。
(1)分別歸納圖中甲、乙兩地形區種植業地域分布特點,并分析各自特點形成的自然環境原因。
材料二 某大型農場生產用地隨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圖和該農場農業生產聯系示意圖。
(2)簡要評價該農場的生產經營優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西省焦煤資源豐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 ,所生產的冶金焦供應全國并出口。據調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業。隨著國家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實施,山西省逐步關停這些小焦化企業,至2014年已形成4千萬噸級焦化園區和14個500萬噸級焦化園區,極大地改變了該產業污染嚴重的狀況。圖6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廠布局的變化。
(1)說明20世紀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的存在條件。(8分)
(2)分析20世紀90年代山西省焦化產業生產過程中污染嚴重的原因。(6分)
(3)指出20世紀90年代山西省焦化產業運輸過程中存在的污染問題。(4分)
(4)推測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產業園區后,在生產過程和運輸過程中,對減少環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國人口變化曲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甲、乙兩國人口增長模式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1900—1950年,兩國人口增長模式皆為原始型
B. 1850—1950年,甲國人口增長模式為原始型
C. 1900—1950年,乙國人口增長模式為傳統型
D. 20世紀末甲國的人口增長模式為現代型
【2】從圖中可看出,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開始于( )
A. 出生率的下降 B. 死亡率的下降
C. 自然增長率的下降 D. 自然增長率的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