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我國資源問題的正確敘述是
[ ]
A.自然資源分布均衡但與經濟布局不匹配
B.從現實和長遠看,資源相對短缺,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很大制約作用
C.解決我國資源問題,主要是立足于自然資源基本自給和國內市場
D.開發與節約資源并重,把開發資源放在首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新疆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高二上期期末考試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1:進入21世紀后,在我國六大經濟區域中,有人這樣概括:“珠三角”搶得先機,“長三角”后來居上,“環渤海”潛力巨大,“新東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開發,中部崛起更待何時?
材料2:
(1)圖丙北部平原地區春季土壤旱情嚴重,試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有關人士將環渤海的天津濱海新區、珠三角的深圳、長三角的浦東并稱為中國東部沿海具有相似戰略功能的“三大極點”,分析三個區域的共同優勢區位條件。(2分)
(3)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正積極籌備風力發電場。分析兩地風力資源豐富的原因。(2分)
(4)試分析與長三角相比,“振興新東北”的主要優勢與劣勢。(4分)
(5)分別寫出甲、乙、丙圖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新疆兵團農二師高二上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1:進入21世紀后,在我國六大經濟區域中,有人這樣概括:“珠三角”搶得先機,“長三角”后來居上,“環渤海”潛力巨大,“新東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開發,中部崛起更待何時?
材料2:
(1)圖丙北部平原地區春季土壤旱情嚴重,試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有關人士將環渤海的天津濱海新區、珠三角的深圳、長三角的浦東并稱為中國東部沿海具有相似戰略功能的“三大極點”,分析三個區域的共同優勢區位條件。(2分)
(3)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正積極籌備風力發電場。分析兩地風力資源豐富的原因。(2分)
(4)試分析與長三角相比,“振興新東北”的主要優勢與劣勢。(4分)
(5)分別寫出甲、乙、丙圖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下列材料,完成有關問題。
材料一:表1、表2、表3
表1:各國每萬元GDP消耗的銅、鋁、鉛、鋅、錫、鎳合計量(單位:公斤)比較
日本 | 美國 | 印度 | 中國 |
9.9 | 12.4 | 25.2 | 70.5 |
表2:我國經濟每創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與各國的比值
中國 | 美國 | 德國 | 法國 | 日本 |
1 | 4.3 | 7.7 | 7.7 | 11.5 |
表3:我國環保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變化
時 期 | 七五期間 | 八五期間 | 九五期間 | 十五期間 | 05年以后 |
環保投入占當年GDP的比例 | 0.7% | 0.8% | 1.0% | 1.2% | 2.5%-3.1% |
材料二:圖1為我國的“能源密度變化曲線圖,能源密度是衡量能源消耗效率的指標,用能源消耗量與產生的GDP的比例表示。
材料三:圖 2“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是通過人均收入與環境污染指標之間的演變模擬,說明經濟發展對環境污染程度的影響。
(1)礦產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的國家是 。我國礦產資源和能源的消費特點,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表現為 ;從發展變化上看改革開放以來表現為 。
(2)在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中,處于污染時代所代表的時間段是 ,我國工業目前正處在 發展階段(OA、AC、CB、BE)。
(3)我國環保資金的投入呈 趨勢。
(4)要避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以免重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下列能源政策建議中,正確的是 (填正確項字母)。
A.加快電力脫硫進程,削減燃煤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B.建設西電東送綠色工程,優化東部的能源消費結構
C.倡導私人交通工具,削減公共交通工具的環境污染
D.大力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川渝區域圖和有關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川渝地區位于我國西南,地處亞熱帶,該地區及周邊構成以山地、盆地、丘陵為主的地形狀態。山多河多,地勢高差大。該地區東部和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山區則分布著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殘丘、落水洞、溶洞、暗河等喀斯特景觀。
材料二:川渝地區主要自然資源潛在價值與全國比較
地區 | 資源潛在總值占全國比重(%) | 資源人均潛在值(全國平均數為100) | 資源結構(%) | |
農林牧資源 | 礦產水能資源 | |||
全國 | 100 | 100 | 65.1 | 34.9 |
四川、重慶 | 15.78 | 147.4 | 43.1 | 56.9 |
1. 根據圖1所示的5個海拔區間中,海拔高度在 m之間的地域,人口密度與海拔增加成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與人口密度負相關最明顯的是 m的區間。
2. 考慮自然因素的影響,如果建設同等級的高速公路,單位里程造價最低的地區是
A.山東丘陵 B.珠江三角洲 C.川渝地區 D.華北平原
3. 圖中M城所在區域是該地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試分析其形成與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
4. 圖中P城所在區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P城市所在的平原農業地域類型是 ;分析其農業發展的主要區位條件:
5. 根據所給材料,簡要分析川渝地區如何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進行區域開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讀川渝區域圖和有關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川渝地區位于我國西南,地處亞熱帶,該地區及周邊構成以山地、盆地、丘陵為主的地形狀態。山多河多,地勢高差大。該地區東部和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山區則分布著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殘丘、落水洞、溶洞、暗河等喀斯特景觀。
材料二:川渝地區主要自然資源潛在價值與全國比較
地區 | 資源潛在總值占全國比重(%) | 資源人均潛在值(全國平均數為100) | 資源結構(%) | |
農林牧資源 | 礦產水能資源 | |||
全國 | 100 | 100 | 65.1 | 34.9 |
四川、重慶 | 15.78 | 147.4 | 43.1 | 56.9 |
|
|
(1)根據圖17所示的5個海拔區間中,海拔高度在 m之間的地域,人口密度與海拔增加成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與人口密度負相關最明顯的是 m的區間。
(2)考慮自然因素的影響,如果建設同等級的高速公路,單位里程造價最低的地區是( )
A.山東丘陵 B.珠江三角洲 C.川渝地區 D.華北平原
(3)圖中M城所在區域是該地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試分析其形成與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
(至少答三點)
(4)圖中P城所在區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P城市所在的平原農業地域類型是 ;分析其農業發展的主要區位條件
。
(5)根據所給材料,簡要分析川渝地區如何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進行區域開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