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地1985—2005年產業結構變化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該地產業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第一產業產值大幅下降 B. 第二產業占比有所上升
C. 第三產業占比勻速上升 D. 產業結構變化趨于優化
【2】該產業結構的變化對社會經濟的主要影響是( )
A. 就業機會減少,失業率上升 B. 資源利用率提高,環境質量改善
C. 區域間的經濟聯系減弱 D. 降低了對交通與信息通達度的要求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11月11日晚,第26屆東南亞運動會在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首府巨港的惹卡巴林體育場隆重開幕。結合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 根據圖中信息概括蘇門答臘島聚落的分布特點并簡述主要原因。
(2) 若修建連接甲乙兩城的鐵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條件?
(3) 印度尼西亞多火山、地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請從地理角度說明此時舉行運動會的優越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十二五規劃國家能源基地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主要能源生產區、消費區的正確敘述是
A. 華北地區能源消費主要以石油為主
B. 東部沿海消費水電、核電為主
C. 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氣
D. 蒙東基地生產主要是煤炭、石油
【2】目前,能緩解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為
①大力開發西部能源資源,加強區域能源調配
②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氣資源全面替代煤炭資源
④大力研發潮汐能,開發新能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史冊《漢書·五行志》中記載“漢元帝永光元年四月,……日黑居仄,大如彈丸。”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觀測到的“日黑居仄,大如彈丸”現象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A. 光球層 B. 色球層 C. 日冕層 D. 內部核反應區
【2】關于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在地球各地出現極光現象 B. 使地球氣候明顯變暖
C. 擾亂磁場,產生“磁暴”現象 D. 無線電長波通訊受到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A層大氣的根本熱源來自
A. 太陽輻射 B. 大氣逆輻射 C. 地面輻射 D. 云層反射
【2】關于B層的敘述,錯誤是
A. 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B. 大氣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
C. 靠臭氧吸收紫外線而增溫 D. 能反射無線電短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依據居住環境、生態環境等14項指標,對我國200個城市2006年度宜居住狀況做了評估。下圖中數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級行政區的分布個數。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西北地區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①自然條件
②旅游資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態環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受惠于西部大開發的政策,省級行政區P( )
A. 民族經濟快速發展 B. 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
C. 高新技術產業占相當大的比重 D. 城市分布密度超過東南沿海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某區域2000~2004年濕地的轉化(單位:hm2),讀下表,完成下列各題。
【1】各類濕地面積變化幅度由大到小順序為( )
A. 水庫坑糖 灘涂 水田 河渠 B. 河渠 水田 灘涂 水庫坑塘
C. 水田 河渠 水庫坑塘 灘涂 D. 河渠 水庫坑塘 灘涂 水田
【2】與2000年相比,2004年該區域( )
A. 物種多樣性有所減少 B. 水鳥棲息地減少
C. 濕地面積減少 D. 生態環境有所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成為目前備受關注的焦點之一。我國太陽能發電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了解太陽輻射分布狀況對太陽能資源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材料二下圖為北半球大氣上界太陽輻射的分布圖。
材料三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圖。
(1)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其主要優點有____________ 。
(2)全球年太陽總輻射量的緯度分布規律是從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 遞減。
(3)由材料三可知,我國年太陽總輻射總量豐富省區有____________ 。甲地太陽能貧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三種產業生產布局的變化統計表”,并結合學習過的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甲產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A. 原料的供應 B. 大量廉價的勞動力
C. 交通的便利程度 D. 市場的開放程度
【2】決定乙、丙產業集中分布在京、滬、粵三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經濟因素 B. 環境因素
C. 技術因素 D. 勞力因素
【3】有關甲、乙、丙產業布局敘述正確的是
A. 甲產業因生產條件優勢的變化,有從沿海向內陸遷移的趨勢
B. 乙、丙產業布局的集聚效應明顯,主要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C. 甲、乙、丙產業均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
D. 三種產業布局變化體現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