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1為貢嘎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圖,圖2為貢嘎山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變化示意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11中b植被對應的自然帶是
A.針葉林帶B.亞高山草甸帶C.落葉闊葉林帶D.山地荒漠草原帶
【2】氣溫直減率是0.6℃/100m,貢嘎山的林線處約為1℃,則林線處的土壤有機質和全氮含量
A.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相同B.有機質含量低于全氮含量
C.有機質含量和全氮含量都達到最大值D.有機質含量高于全氮含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某特大城市主要功能區的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圖中①、②的功能區類型,①是________區,②是________區。
(2)該市擬在甲、乙兩處建一化工廠,其合理廠址應選在________處,從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兩方面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中國干旱區各溫度帶北界的過渡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西部暖溫帶過渡區可能會向
A.降水量多的地方移動B.低緯度地區移動
C.海拔較高的地區移動D.氣溫較高的地區移動
【2】上述移動現象會造成氣候要素的變化。進而導致
A.農作物初霜期提前B.棉花的出苗期提前
C.河流的封凍期提前D.動物的季節性遷徙提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能正確表達的區域特征為( )
A.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B.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
C.某區域內部可劃分為下一級區域D.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2】半干旱地區多是草原牧區,濕潤、半濕潤地區多是種植業區,反映出( )
A.區域環境的一致性B.區域環境的整體性
C.區域環境的多樣性D.區域環境的差異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干旱荒漠地區和草原地區,人們常常采用現代技術掘井以獲得穩定充足的水源供應。下圖是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對牧場的影響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漏斗區
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
D.水井周圍地區農牧業活動較頻繁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2】在乙地區,該地區大面積土地沙化的原因是
A.沙塵暴頻度增加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
C.人口和牲畜增加,大規模掘井以滿足人畜用水需要
D.生物生產能力降低
【3】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遷,以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
③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和生物能,解決農村用能問題
④開發深層地下水,擴大農田灌溉面積
⑤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放牧,積極營造護田林網
⑥擴大植被覆蓋率,設置沙障與封育固沙,構筑防護林體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地理環境要素聯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圖中①~④方框相應內容的排序,正確的是 ( )
A.調蓄能力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糧食產量下降、洪澇災害加劇
B.調蓄能力減弱、洪澇災害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糧食產量下降
C.洪澇災害加劇、調蓄能力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糧食產量下降
D.洪澇災害加劇、糧食產量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調蓄能力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漠玫瑰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的特產。沙漠玫瑰耐酷署不耐寒,喜高溫干燥和陽光充足,最適應透氣性強、土質疏松的土壤條件。每年的5、6月份是玫瑰開花期,要求水分充足。于田縣種植沙漠玫瑰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有栽培面積約5.5萬畝。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煉香精玫瑰油,并應用于化妝品、食品、精細化工等工業,是世界公認的出油率最高、香型最佳的玫瑰品種,產品主要銷往我國東部、西亞以及歐美地區。近年來,于田政府著力打造玫瑰花產業,建設玫瑰花種植園。玫瑰花已成農民增收的“致富花”、“幸福花”。下圖示意于田沙漠玫瑰種植區的位置和范圍。
(1)說明于田縣有利于沙漠玫瑰生長的氣候條件。
(2)分析于田沙漠玫瑰種植可以遠離消費市場的原因。
(3)為于田沙漠攻瑰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區位熵又稱專門化率,其值越高,地區產業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來說,當區位熵大于1時,則該地區的某項經濟指標在全國有優勢;當區位熵小于1時,則處于劣勢。下面表格為我國某地形區主要農產品產量的區位熵。
據此完成下題。
【1】該地形區是()
A. 華北平原B. 東北平原
C. 四川盆地D. 長江中下游平原
【2】與塔里木盆地相比,該地形區棉花生產的優勢條件是()
A. 秋季少雨,有利于采摘B. 交通便利,距離市場近
C. 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D. 質量更好,市場需求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類自然災害出現頻次圖,完成下面小題。
【1】此圖反映的自然災害是( )
A. 干旱 B. 臺風 C. 洪澇 D. 寒潮
【2】對圖中甲、乙兩區域災害多發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7、8月 B. 甲——3、4、5月
C. 乙——5、6月 D. 乙——12、1、2月
【3】圖中丙區域此類災害出現頻次大于周邊地區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集中,多暴雨 B. 地勢低平,排水不暢
C. 喀斯特地貌的影響 D. 氣溫高,蒸發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