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世界略圖”,回答以下問題。(14分)
(1)比較②④兩地氣候類型(6分)
|
②地 |
④地 |
氣候類型 |
|
|
特 點 |
|
|
分布規律 |
|
|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氣候中受洋流影響最明顯的是_____地。影響①地和⑤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②地常年盛行風______,該地的盛行風是______ (填字母)(2分)
A.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
B.由副極地低氣壓帶吹向副熱帶高氣壓帶
C.由副極地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
D.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
(4)與③地比較,①地海陸間水循環活躍,表現在 、 等主要環節上。(2分)
(5)④地被稱為回歸荒漠帶上的“綠洲”,其形成原因是
(2分
(1)
|
②地 |
④地 |
氣候類型 |
溫帶海洋性氣候 |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特 點 |
終年溫和濕潤 |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低溫)少雨 |
分布規律 |
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
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 |
(2)② 地形(2分)
(3)西南(西) D(2分)
(4)降水 陸地徑流(寫“地表徑流”可以給分)(2分)
(5)④地位于亞歐大陸東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陸之間,海陸熱力差異顯著,形成季風環流;夏季風來自太平洋,帶來豐沛降水。(2分,如只寫亞熱帶季風氣候不給分,必須以大氣運動來回答)
【解析】
(1)本題考查由地理位置判斷分析氣候類型、特點、分布規律。②位于歐洲西部,④位于亞洲的東部。
(2)本題考查洋流對氣候形成的影響。在歐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大。(3)北半球的盛行西風的風向是西南風,是介于副熱帶高壓與副極地低壓之間。(4)①是位于亞馬孫平原,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富,徑流量大。(5)④位于亞歐大陸的東岸,受夏季風的影響,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帶來豐富的降水。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山西太原五中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讀世界略圖,回答以下問題:(13分)
(1)比較②④兩地氣候。
| ②地 | ④地 |
氣候 類型 | | |
特點 | 終年溫和濕潤 | |
分布 規律 | | 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武進高級中學2009 ~ 2010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世界略圖,回答以下問題。
(1)比較②④兩地氣候類型
| ②地 | ④地 |
氣候類型 | | |
特點 | | |
分布規律 | | |
A.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 | B.由副極地低氣壓帶吹向副熱帶高氣壓帶 |
C.由副極地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 | D.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新疆烏魯木齊八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世界略圖”,回答以下問題。
(1)⑤地的氣候類型是 ,影響①和⑤氣候類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氣候中受洋流影響最明顯的是 地,該處洋流的名稱是 。
(3)②地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是 , 受其影響該區域主要發展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4)④地被稱為回歸荒漠帶上的“綠洲”,其形成原因是 、 ,
該處發展季風水田農業最有利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武進高級中學2009-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地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世界略圖,回答以下問題。
(1)比較②④兩地氣候類型
|
②地 |
④地 |
氣候類型 |
|
|
特點 |
|
|
分布規律 |
|
|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氣候中受洋流影響最明顯的是__________地。影響①地和⑤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__ 風,該地的盛行風是 ( )
A.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 B.由副極地低氣壓帶吹向副熱帶高氣壓帶
C.由副極地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 D.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副極地低氣壓帶
(4)與③地比較,①地海陸間水循環活躍,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環節上
(5)④地被稱為回歸荒漠帶上的“綠洲”,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圖中的右側畫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要求用 表示高壓帶, 表示低壓帶,箭頭表示風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