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分別為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和勞動力在各行業中的百分比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在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中,字母E→F階段反映的是( )
A. 城鎮化進程進入加速階段
B. 城鎮化進程進入衰退階段
C.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D. 城鄉差距擴大
【2】在勞動力在各行業中的百分比圖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階段的就業比重狀況,其中乙最可能處在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中的 ( )
A. C時段 B. D時段
C. E時段 D. F時段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題(潛水屬地下水)。
【1】甲河流域此時
A. 盛行西北風 B. 盛行西南風
C.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D. 甲河進入枯水期
【2】甲河流主要補給形式及現最大汛期的季節分別是
A. 冰雪融水 冬季 B. 地下水 春季
C. 大氣降水 冬季 D. 大氣降水 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2016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構成圖及中俄石油天然氣管道路線圖,完成下列問題。
(1)2016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以 為主,其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
(2)圖中大慶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主要是 。為促進大慶的可持續發展,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
(3)中俄開展能源合作,對我國有什么積極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和平均氣溫的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圖中A、B、C三地所在的土地類型依次是
A. 草地、耕地、林地 B. 耕地、草地、林地
C. 林地、耕地、草地 D. 草地、林地、耕地
【2】【2】導致甲地年平均氣溫線彎曲的因素是
A. 冬季風 B. 天氣 C. 地勢 D. 緯度
【3】【3】圖中D地沼澤地廣布的原因是
①氣溫低,蒸發弱②有凌汛現象③地勢低平④河網稠密 ⑤夏秋雨多⑥地下有永久凍土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間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1)下列四地單位面積人口數量,2010年較1990年增長最大的是( )
A.2000m附近
B.4000m附近
C.8000m附近
D.10000m附近
(2)二十年來,人口密度變化給城市帶來的影響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穩定
C.城市等級提高
D.城市內部空間結構調整
(3)據此圖判斷,該城市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城市的大小變化是( )
A.擴大
B.縮小
C.出現了多中心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要積極穩妥推進城市化,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和水平。
材料二 下表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我國城市人口比重變化表。
【1】下列關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城市化水平總體上升 B. 中國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發達國家
C. 我國已經完全實現了城市化 D. 城市化進程取決于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2】根據本次會議精神和中國的現實情況,今后我國城市化的方向是( )
A. 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轉移 B. 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轉移
C. 農村人口向大城市轉移 D. 農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黃土、黑土都是肥沃的土壤,我國有大面積的分布,然而在其開發利用過程中都發生了嚴重的水土流失。下圖為我國黃土主要分布地區示意圖及我國黑土、黑鈣土主要分布地區分布圖。
下圖為黃土高原河流水系分布圖。
材料二 從黃土塬到黃土梁,再到黃土峁是黃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態的演變過程。下圖是黃土峁、黃土梁和黃土塬地貌形態圖。
(1)簡析我國黃土和黑鈣土土壤侵蝕程度差異的自然原因。
(2)分析黑土有機質豐富的自然原因。
(3)黃土高原的地勢特點和判斷根據。
(4)簡述黃土地貌的演變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洞穴呼吸,指通過洞口及圍巖裂隙等通道,洞穴與外部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當洞內空氣的溫度低于洞外大氣溫度時,空氣交換以洞外流入洞內(即吸氣)為主;反之,則以洞內流出洞外(即呼氣)為主。讀“某地溶洞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1】下列四幅圖中,可正確反映洞穴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與洞穴外相比,洞穴內
A. 溫差較小 B. 氣溫較低 C. 風速較大 D. 氣壓較高
【3】【3】該溶洞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 風力侵蝕 B. 流水侵蝕 C. 海浪侵蝕 D. 流水堆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