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波長可達數百公里,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墻”.
解答 解:(1)由題,根據課本相關知識,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太平洋板塊和亞洲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故多火山地震.
(2)海嘯對大船渡市破壞嚴重的原因有:震中離海岸近,易形成大陸反彈波;大船渡市經濟發達,損失嚴重;海嘯引發地震,引起大船渡市地面坍塌.
(3)防御措施可以從預報、教育、防護工程等方面分析,措施合理有效即可.
故答案為:(1)日本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2)原因:震級高,距離震中近,引發的海嘯強度大;海灣呈喇叭狀;居民區集中分布在沿海的低地.
(3)措施:加強對地震海嘯監測預報,提前發布消息或警報;完善海洋災害應急管理機制,相關部門隨時準備啟動應急方案;向國民進行預防知識教育,提高人們的防災意識;及時有計劃地轉移和安置民眾;沿海地區建設海堤防護工程.
點評 本題以日本東北部海域的里氏9.0級地震誘發了海嘯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主要的自然災害及成因、防御措施.解題時應注意結合實際情況.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目前該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處于階段Ⅲ | |
B. | 該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經歷了Ⅳ-Ⅲ-Ⅱ-Ⅰ的過程 | |
C. | 目前該地區青壯年勞動力明顯不足 | |
D. | 目前該地區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 | B. | ③④②① | C. | ④③②① | D. | ②③④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江南丘陵--次生鹽漬化 | B. | 西南喀斯特地區--石漠化 | ||
C. | 黃土高原--紅漠化 | D. | 黃淮海地區--水土流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新型能源的利用 | B. | 經濟水平的提高 | C. | 節能減排的實施 | D. | 生態農業的發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空間分布: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 B. | 時間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 ||
C. | 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小 | D. | 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