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國高鐵第一單”印尼雅萬高鐵項目于2016年1月22日開工,雅萬高鐵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重要城市萬隆,位于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島上。下圖為雅萬鐵路沿線地區示意圖,據此回答。
【1】圖示島嶼的山脈主體走向大致為()
A. 南北 B. 東西 C. 東北-西南 D. 西北-東南
【2】雅萬高鐵全長約為()
A. 100km B. 150km C. 250km D. 300km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地區商業網點的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交通、地形等。平原地區交通 , 商業網點沿分布,密度大。山區地勢起伏大,交通運輸線路 , 交通運輸方式 , 密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流域主要汛區水情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多水災的原因有( )
①南北支流與干流同時進入雨季,而長江流域特別狹小,易形成水災②上中游地區植被近年來破壞嚴重,河道淤塞③圍湖造田,造成湖泊分洪能力減小④災害預警系統不完善,監控措施欠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圖示區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
①進行人工干預,減少流域內的降水總量②大規模地遷移人口和城鎮③加固江防大堤,興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④加強長江上中游地區林地建設,加強和完善三峽等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甲、乙兩湖泊的作用有( )
①增加云量,防止土地荒漠化②維護生物多樣性③蓄洪防洪,調節徑流量④縮短汛期,推遲降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十藥九甘”,人們這樣形容甘草在中藥中的位置,甘草是中醫使用最多的藥材之一。在我國的分布范圍也十分廣闊,每年春、秋兩季采挖(須深挖),除去根須,曬干即可入藥或進行加工。目前人們從甘草中提取的有機化合物多達100多個,包括甘草甜素(甘草酸鉀鈣鹽)、甘革甙籌等,利用這些有用成分,人們開發出了許許多多的藥品,此外,甘草還在食品工業和煙草制造中有重要作用,例如某些蜜餞的香料和香煙的添加劑等。
材料二我國甘草的分布圖
(1)描述我國甘草的分布特點,并簡析其生長習性。
(2)甲、乙兩地都有甘草生產基地,但其品質卻相差很大,簡述其成因。
(3)近些年來,丙地出現一組奇怪的對立現象:一方面每年都有大量野生甘草被濫采亂挖;另一方面政府在積極推廣甘草種植,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這一現象可能給該地區帶來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氣的保溫作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A表示輻射,B表示輻射,C表示輻射.
(2)由圖可知,大氣對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溫作用,就是因為大氣吸收使大氣增溫,同時又以的形式把熱量歸還給地面的緣故.
(3)太陽輻射和地面輻射相對而言,輻射波長較長的是 , 較短的是 .
(4)在寒冷的冬天,農民往往在麥田邊燃燒大量的稻草來防御寒潮,試用所學知識解釋其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我國某省區(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農業土地利用類型構成和農業產值構成圖.讀圖完成下題.
(1)該省區分布最廣泛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
A.乳畜業
B.商品谷物農業
C.游牧業
D.水稻種植業
(2)該省區發展種植業的主要優勢是( )
A.熱量充足
B.耕地比重高
C.農作物單產高
D.降水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2月23日,我國農業部正式發布《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將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進行產業化開發。馬鈴薯是喜冷涼的作物。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儲藏馬鈴薯不受歡迎,市場對新鮮馬鈴薯的需求越來越大。西南地區馬鈴薯生產最大的特點是周年生產、周年供應。讀西南地區馬鈴薯周年生產表,完成下列各題。
【1】西南地區各個季節都有當地時鮮馬鈴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復雜,氣候多樣 B. 種植經驗豐富,技術成熟
C. 光熱充足,降水豐富 D. 國內市場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2】西南地區種植小春馬鈴薯的主要制約因素是
A. 洪澇 B. 霜凍 C. 干旱 D. 光照
【3】大春馬鈴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的是
A. 低熱河谷地帶 B. 高海拔地區 C. 中低海拔地區 D. 四川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主要線路示意圖,讀圖回答。
【1】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東、西部沿海地區差異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東部城市化進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B. 東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廣人稀
C. 東部產業結構層次高,西部資源密集型產業發達
D. 東部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西部農牧業發達
【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郵輪沿“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福州出發,經孟買到威尼斯,下列對沿途地理現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 經南海時,遭遇梅雨陰雨連綿 B. 經地中海時,遭遇連日狂風暴雨
C. 經紅海時,可見沿岸大片森林 D. 經阿拉伯海時,多逆風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西是我國煤炭輸出最多的省區,隨著煤炭深加工的發展,生產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下圖是山西某地煤炭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地生產結構的變化,其社會經濟效益表現在 ( )
①減輕交通運輸的壓力 ②提高煤炭生產的產量
③促進產業結構的轉移 ④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該地生產結構變化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 )
①實現了廢棄物的零排放 ②減緩當地氣候變暖的趨勢
③加劇了當地大氣、水的污染 ④加劇當地水資源的短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