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右下圖,回答22-23題。
22.影響農業帶①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科學技術 B.自然條件
C.勞動力 D.消費市場
23.農業帶②中存在的問題是
A.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足
B.土壤貧瘠,改造成本高
C.能源消耗大,環境破壞較嚴重
D.運量大,交通擁擠
D
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07屆信豐六中高三地理大氣環境單元練習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右下圖,某海輪于6月22日從A點出發,依次經B、C、D三處,當年8月1日返回原地。回答10-11題。
10.沿途經歷的地理現象可信的是 ( )
A.由C到D時,可順洋流航行,加快航行速度
B.圖中四點中,A點的鹽度最高
C.航行到B處時可見到沿岸荒漠景觀
D.從C到D途中,發現沿岸植被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熱帶雨林過渡
11.B處附近陸地上分布有熱帶雨林,下列選項中與其形成無關的是 ( )
A.地形 B.東南信風 C. 季風環流 D. 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右下圖,回答22~24題。
22.關于甲、乙、丙、丁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確敘述是 ( )
A.甲地位于印度洋中 B.乙地位于東八區
C.丙地位于歐洲 D.丁地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
23.甲、乙、丙、丁四地的相對方位是 ( )
A.甲地在乙地的正北方向 B.丙地在丁地的正西方向
C.甲地在丙地的正東方向 D.乙地在丁地的正西方向
24.關于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現象的正確敘述是 ( )
A.地球自轉角速度:甲地大于丁地 B.正午太陽高度:甲地高于丁地
C.地球自轉線速度:丙地大于乙地 D.晝夜長短:甲地大于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右下圖,回答22~24題。
22.關于甲、乙、丙、丁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確敘述是 ( )
A.甲地位于印度洋中 B.乙地位于東八區
C.丙地位于歐洲 D.丁地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
23.甲、乙、丙、丁四地的相對方位是 ( )
A.甲地在乙地的正北方向 B.丙地在丁地的正西方向
C.甲地在丙地的正東方向 D.乙地在丁地的正西方向
24.關于甲、乙、丙、丁四地地理現象的正確敘述是 ( )
A.地球自轉角速度:甲地大于丁地 B.正午太陽高度:甲地高于丁地
C.地球自轉線速度:丙地大于乙地 D.晝夜長短:甲地大于乙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