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烏魯木齊位于亞洲的地理中心,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關鍵依托,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城市,也是整個中亞地區的金融樞紐,第二亞歐大陸橋經過烏魯木齊向西經阿拉山口橫竄中亞地區。“烏魯木齊一阿拉木圖經濟走廊”通過區域尺度撬動“一帶一路”建設,已成為推進中國與中亞合作的一個重要戰略合作支點。下圖為“烏魯木齊一阿拉木圖經濟走廊”的空間演化圖。
(1)指出“烏魯木齊一阿拉木圖經濟走廊”空間演化過程中地理要素的變化特點。
(2)簡述“烏魯木齊一阿拉木圖經濟走廊”部分產業聚集對其提高市場競爭力的作用。
(3)除政策因素之外,說明“烏魯木齊一阿拉木圖經濟走廊”成為中國與中亞合作的戰略支點的主要原因。
(4)分析中資企業在“烏魯木齊一阿拉木圖經濟走廊”中亞一側投資對當地的益處。
【答案】(1)城市數量增加,城市等級提高(城市等級體系逐漸完善);交通干線增多,交通條件得到改善;主要口岸用地規模擴大;經濟走廊整體經濟實力增強。
(2)可以加強彼此的信息交流與技術協作,提高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降低中間的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擴大總體的生產能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3)鄰近邊境地區,地理位置優越,能發揮承啟和鏈接功能;烏魯木齊和阿拉木圖等核心城市發展水平較高,輻射帶動作用較強;利用已有交通線和城鎮發展軸,可以降低建設成本、提高實施效率。
(4)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增加居民收入;促進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等。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城市化、產業集聚的作用、產業轉移等相關知識點。
(1)圖中地理要素可以根據圖例得出有“城市(鎮)、口岸、交通線”等類型。從圖中可以看出“烏魯木齊-阿拉木圖經濟走廊”空間演化過程中主要城市和中小城鎮數量在增加;部分中小城鎮演化成主要城市,區域中心城市演化成國際中心城市,說明城市等級在提高,城市等級體系趨于完善;交通干線明顯增多,交通通達度提高;次要口岸逐漸演化為主要口岸,口岸陸續演化為城市,說明口岸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經濟走廊整體經濟實力增強。
(2)本問題側重集聚對提高市場競爭力的“作用”,應從動態的角度反映出產業的集聚效應,可從技術、信息、成本、利潤等方面來闡述。從技術信息來看:產業聚集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與技術協作,提高創新能力。從成本來看:產業聚集可以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產業聚集可以共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從利潤來看:產業聚集可以擴大總體的生產能力,取得規模效益。
(3)烏魯木齊-阿拉木圖鄰近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國邊境地區,對中國與中亞的合作發揮承啟和鏈接功能;“烏魯木齊位于亞洲的地理中心,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關鍵依托,阿拉木圖是整個中亞地區的金融樞紐”,烏魯木齊和阿拉木圖等核心城市本身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強;第二亞歐大陸橋經過烏魯木齊向西經阿拉山口橫穿中亞地區。方便利用已有交通線和城市發展軸,可以降低生產建設成本,提高合作實施的效率。
(4)中資企業在中亞的投資屬于產業轉移,對于轉移對象國(地)來說益處很多,可以從產業發展、經濟發展、就業機會、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來闡述。中資企業在中亞的投資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大量企業建立,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中資企業的建立,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同時,促進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成渝鐵路自四川成都至重慶,是新中國成立后完全采用國產材料建成的第一條干線鐵路,于1952年竣工。筑路中就地取石,全線共有石拱橋827座,石砌工程占60%以上。
下圖示意成都至重慶三條鐵路干線的分布。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成渝鐵路以石砌工程為主,未廣泛利用水泥等建材,主要原因是
A.可就地取石,成本低B.石砌工程結構穩定,結實耐用
C.當地石砌技術水平高D.當時經濟落后,工程物資短缺
【2】與成渝鐵路相比,新建的兩條高鐵
A.橋隧數量減少B.線路坡度減緩
C.建設成本降低D.運輸費用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地等壓面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四幅熱力環流示意圖中,與上圖中所示氣壓分布狀態相符的是( )
A. B.
C.
D.
【2】關于此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地為海洋,乙地為陸地 B. 乙地可能出現陰雨天
C. ①處氣壓比②處高 D. 甲地可能形成臺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創意產業也叫創新經濟、創意工業、創造性產業等。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它通常包括廣告、建筑藝術、藝術和古董市場、手工藝品等。讀上海市創意產業集聚區分布圖。
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創意產業集聚區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A. 勞動力數量 B. 交通通達度 C. 人才和技術 D. 環境質量
【2】創意產業的興起,促進了上海的
A. 城市空間結構改變 B. 基礎設施改善
C. 人口年齡結構優化 D. 產業結構調整
【3】老工廠廢棄的大型廠房或倉庫成為創意產業發展初期的首選場地,其主要原因是
A. 租金低廉 B. 接近高校 C. 交通便利 D. 環境優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8年7月5日下午17時45分左右,兩艘載有127名中國游客的船只在返回泰國普吉島途中,突遇特大暴風雨,分別在珊瑚島和梅通島傾覆。
材料二:據曼谷報道,2018年黃金周期間,從事中國線路的泰國旅游公司,業務下滑50%,損失慘重。這跟一系列負面事件尤其沉船事件似乎有關。下圖為普吉島地理位置示意圖。
泰國旅游業出現的問題,對我國海島旅游業的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一一選修3:旅游地理]
2019卑7月5日,位于江蘇省鹽城市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經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成為了中國第54項世界遺產。本次申遺成功是中國世界自然遺產從陸地走向海洋的開始。該候鳥棲息地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連片泥沙灘涂,是亞洲最大、最重要的潮間帶漫地所在地,是瀕危物種最多、受威脅程度最高的東亞一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關鍵樞紐,全球大量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下圖為我國沿海地區候鳥遷徙通道示意圖。
分析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成功入選世界自然遺產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不丹是位于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內陸國,該國森林覆蓋率高達72%.有“森林之國”的美稱。有些山體一半冰雪,一半森林,中間無過渡。該國水能資源極為豐富,但開發利用率很低。
讀不丹地形圖,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不丹有些山體一半冰雪, 一半森林中間無過渡的原因是
A.降水豐富B.板塊碰撞C.地勢起伏大D.氣候寒冷
【2】不丹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率很低的根本原因是
①徑流季節變化大,開發困難
②資金技 術短缺,開發能力不足
③河水含沙量大,水庫易淤積
④以傳統經濟為主.電力需求小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洛川縣位于黃土高原,是我國蘋果外銷的重要生產基地。該縣的黃土地貌有塬、墚、峁等,塬為頂面平坦寬闊的黃土高地,垛為長條狀的黃土丘陵,峁為饅頭狀黃土丘。如圖為“洛川主城區及其周邊地形圖”。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洛川主城區最可能位于圖中( )
A.甲B.乙C.丙D.丁
【2】蘋果需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坡地,圖中最適合蘋果大面積種植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近30年來,我國水稻生產的空間格局呈現“北增南減”的變化,尤以黑龍江、吉林、遼寧的增長最為明顯,使東北三省逐漸成為全國重要的水稻生產區,但受自然災害影響,該地區水稻單產波動較大。
材料二: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工程于2019年12月2日正式投產通氣,完全建成之后,每年可向我國提供380億立方米天然氣,可以有效緩解東北地區、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的天然氣緊張局面。
材料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走向示意圖(下圖)。
(1)簡析東北地區水稻生產面積擴大、產量增多的原因。
(2)東北地區水稻生產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3)簡述在中俄東線北段(科維克金氣田一大慶)天然氣管道建設中遇到的困難。
(4)分析中俄東線天然氣工程建成后,對我國東北地區工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