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公布的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氣溫變化圖(以1901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氣溫為參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1880年~2009年全球平均氣溫持續上升
B. 1980年以后全球平均氣溫持續高于多年平均氣溫
C. 最近20年全球各地的氣溫均高于多年平均氣溫
D. 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福建省廈門翔安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理科試題 題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活題巧解巧練·高考地理(第二輪) 題型:022
讀下圖材料,結合“中亞”圖,回答下列問題:
2001年6月15日,江澤民主席宣布“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會議開幕。他說:“今天,公元2001年6月15日,將載入史冊。我們在這里隆重聚會,將宣告歐亞大陸一個新的區域性多邊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的誕生。這是我們六國在深化合作的道路上邁出的歷史性步伐!
(1)“上海合作組織”是“上海五國”多年來積極合作的結果,標志著“上海五國”進程邁上了新臺階,必將進一步促進成員國之間的團結與合作。“上海五國”成員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礎上決定吸收________(國家)為新成員國加入“上海合作組織”。
(2)“上海合作組織”的6個成員國中,其中有4個位于中亞地區,請把4個國家的國名填注在“中亞”圖上。
(3)中亞地區深居亞洲內陸,受海洋影響小,屬________氣候類型,植被以________和________為主。
(4)中亞是世界上僅次于________(國家)和美國的第三大產棉基地。________(國)因盛產棉花而被稱為“白金之國”。
(5)世界最大的內陸國是________。
(6)我國新疆境內的鐵路在阿拉山口與________(國)的鐵路的接軌,從________洋沿岸經中亞與________洋沿岸之間架起一座由鐵路構成的“陸橋”,這就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它東起我國的________西至荷蘭的________。在我國境內的鐵路沿線附近是我國三大工業地帶之一的________工業地帶。
(7)由我國長白山地經內蒙古、新疆到中亞自然帶依次為________帶、________帶、________帶,這種變化體現了________地帶性分布的規律,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
(8)“上海合作組織”每年舉行一次成員國元首正式會晤,定期舉行政府首腦會晤,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第二次元首會晤于2002年夏季在________(國家)的________(城市)舉行。
(9)“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尤其重視并盡一切必要努力保障地區安全。各成員國將為落實“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上海公約》而緊密協作,加快在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協調各成員國的行動。
(10)“上海五國”機制從成立以來已經歷了5年的發展,顯示出其強盛的生命力。5年的發展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基礎內容的“上海精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屆福建省三明二中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海洋地理】依據所給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世界某區域圖。
材料二:索馬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極度貧困人口占人口總數的43%。加上內戰和大旱,1991年以來糧食幾乎全靠國際救濟。索馬里附近海域海盜活動猖獗,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嚴重威脅國際航運業的安全。
材料三:索馬里沿岸洋流隨盛行風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夏季,北印度洋盛行強大的西南季風,夏季風驅使表層海水向東北流去的速度快,表層暖水流走后,從鄰近索馬里半島的深水盆地中升起較為冷的、含鹽量較低的水團來補償表層水,成為上升補償流。
(1)判斷夏季L洋流的方向,并分析其性質及對沿岸氣候的影響(6分)
(2)分析索馬里海盜猖獗的主要原因。(9分)
【自然災害與防治】(15分)
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列柱狀圖反映了我國1950—2009年間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西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南地區干旱災害季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⑤對應的地區,并說出判斷理由。(6分)
(2)針對我國旱災損失嚴重的國情,說明國家應采取哪些針對性措施。(9分)
【環境保護】(15分)
材料一:《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會議于當地時間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的著名國際海濱城市——坎昆開幕,本次會議再次聚焦溫室氣體減排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材料二:2009年世界部分國家生產和消費碳排放量的數量分布圖。
(1)目前,美國、中國的CO2排放量高居世界前兩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在坎昆氣候大會上,中國近幾年來“節能減排”的成效贏得國際社會的贊譽。我國在控制CO2排放量,實施低碳經濟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福建省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海洋地理】依據所給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世界某區域圖。
材料二:索馬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極度貧困人口占人口總數的43%。加上內戰和大旱,1991年以來糧食幾乎全靠國際救濟。索馬里附近海域海盜活動猖獗,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嚴重威脅國際航運業的安全。
材料三:索馬里沿岸洋流隨盛行風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夏季,北印度洋盛行強大的西南季風,夏季風驅使表層海水向東北流去的速度快,表層暖水流走后,從鄰近索馬里半島的深水盆地中升起較為冷的、含鹽量較低的水團來補償表層水,成為上升補償流。
(1)判斷夏季L洋流的方向,并分析其性質及對沿岸氣候的影響(6分)
(2)分析索馬里海盜猖獗的主要原因。(9分)
【自然災害與防治】(15分)
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列柱狀圖反映了我國1950—2009年間西北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西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華南地區干旱災害季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⑤對應的地區,并說出判斷理由。(6分)
(2)針對我國旱災損失嚴重的國情,說明國家應采取哪些針對性措施。(9分)
【環境保護】(15分)
材料一:《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會議于當地時間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的著名國際海濱城市——坎昆開幕,本次會議再次聚焦溫室氣體減排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
材料二:2009年世界部分國家生產和消費碳排放量的數量分布圖。
(1)目前,美國、中國的CO2排放量高居世界前兩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在坎昆氣候大會上,中國近幾年來“節能減排”的成效贏得國際社會的贊譽。我國在控制CO2排放量,實施低碳經濟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0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題型:綜合題
選做題:請在 A 、 B 、 C 、 O 四題中選兩題作答,并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字母后的方框涂滿涂黑。如多做,則按所答的前兩題評分。
A.【海洋地理】 讀北海與南海示意圖(圖 22 ) ,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0 分)
( 1 )簡述北海與南海的海水溫度和鹽度上的差異 。( 2)南海擁有而北海沒有的海岸類型是 , 其原因是 。( 2 分)
( 3 )兩海域的資源優勢是 、 。( 2 分)
( 4 )南海海域多地震的原因 。( 2 分)
( 5 )南海周邊國家的 存在著重疊引發區域爭議,各國應以 分為依依據加以協商解決。( 2 分)
B.【 城鄉規劃】地理課外活動,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下面是A 城( 25°N , 117°E )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幾次活動的階段成果。分析回答相關間題 (10分)
( 1 )圖 23 是該小組草繪的 A 城所在地區聚落分布示意圖,分析該地區公路選址的合理性 。
( 2 )圖 24 是該小組虛擬的 A 城市規劃草圖,結合圖 23 分析:
①A城市向 a 、 b 兩個方向發展的優勢條件 。( 4分)
② 規劃中的兩個工廠選址是否合理,為什么? 。( 3 分)
C .【旅游地理】 2010 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辦,促進了“長三角”地區旅游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讀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圖(圖 25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10 分)
(1)圖 25 中擁有世界遺產的城市是 、 。 ( 2 分)
(2)旅游業發展對經濟拉動作用的具體表現是 。
(3)旅游業將是江蘇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江蘇省發展旅游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 4 分)
D . 【 環境保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10 分)
2009 年 12 月 19 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在經過漫長的討論后閉幕,會議未能達成協議,但同意“記錄”美國、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協議。該協議設定了全球變暖不超過 2 ℃ 的目標,并重申了富國在 2020 年每年提供 1000 億美元幫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1)根據全球變暖成因與危害之間的關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內容。( 4 分)
a ; b ; c ;d 。
( 2 )我國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其原因是 ,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 。( 4 分)
( 3 )為推動本次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取得進展,中國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宣布了 2020 年單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到 45 %的目標。中國自主節能減排,促進環境保護,既是為全人類作出重大貢獻,也是對自身負責。這主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 原則和 原則。( 2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