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國勞動人口的增長變化(含預測),讀圖回答下列問各題。
【1】我國勞動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大約是
A.1980年 B.2000年 C.2015年 D.2025年
【2】2015~2025年我國勞動人口數量的變化將會造成
A.老齡人口增加 B.企業用工成本上升
C.少兒比重上升 D.人口總數減少
【3】我國繼2013年12月,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又在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公報宣布: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此項政策將使我國今后幾十年中
A.勞動力人口減幅放緩 B.養老金支付總額減少
C.入學與就業壓力減輕 D.城市環境問題得到緩解
【答案】
【1】C
【2】B
【3】A
【解析】
試題分析:
【1】仔細讀圖,注意數軸勞動人口增長率的數值變化;由圖可知勞動力的人口增長率呈下降趨勢,但只要增長率為正值,說明勞動力人口數量不斷增長,當增長率剛好為零時 ,勞動力人口達最大值,圖中顯示2015年勞動力人口增長率為0,即勞動人口數量最多,故選項C正確。
【2】認真審題,注意題目要求是“我國勞動人口數量的變化”的影響,因而與老齡人口、少兒比重、人口總數等基本無關;由圖可知2015-2025年勞動力人口的增長率一直為負值,且繼續下降,說明會出現勞動短缺等問題,這將會導致企業間爭奪勞動力,使得勞動力價格上漲,企業用工成本上升的現象,故選項B正確。
【3】根據早期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導致出生率降低,進而產生勞動力低增長甚至負增長的狀況可以推斷:全面二孩政策將使我國今后“幾十年中”新生兒人口數量增多,入學與就業壓力增大;老年人口增多,養老金支付總額增多;勞動力人口數量增多,減幅放緩,城市環境問題壓力增大;故選項A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復活節島是一個孤懸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島,與最近陸地的直線距離超過1900千米。大約在公元600年左右,該島開始出現人類活動。下圖為復活節島人口總量與環境承載力的關聯變化關系圖.讀下左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可知,復活節島( )
A. 在純自然狀態下提供物資可以養活大約6000人
B. 整個島嶼的社會發展最為繁榮安定為t1時期
C. 環境承載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時期為t2時期
D. t4時期的生態環境優于t1時期
【2】復活節島人口數量與環境承載力的關聯變化說明
A. 人口數量只能低于環境承載力
B. 環境承載力是維持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底線
C. 環境承載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資源因素的影響
D. 人口數量的變化不受環境承載力的制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某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農業帶中,①為 帶,②為 帶,③為 帶。該農業帶發展的區位條件主要是:
(2)該國多項農業產值居世界前列,請說明該國農業生產自然區位條件。
(3)圖中③所在地區是世界著名的傳統工業區,它形成的主要區位優勢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人們連續兩次看到日出的時間間隔是
A. 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 B. 23 小時 56 分 4 秒 C. 以遙遠的恒星為參照 D. 24 小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疆牧民季節性地轉場在冬、夏牧場之間。下圖為新疆某地冬、夏牧場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四條轉場線路最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牧民轉場主要受
A. 草場垂直分布影響 B. 山前綠洲規模影響
C. 草場水平分布影響 D. 聚落分布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半球某地一年中會出現兩次太陽直射現象,則該地
A. 位于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 B. 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
C. 終年晝夜長短不發生變化 D. 面向河流流向的左岸侵蝕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溫帶的秋季一般指
A. 9 月、10 月、11 月 B. 3 月、4 月、5 月
C. 8 月、9 月、10 月 D. 6 月、7 月、8 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吉林延邊和龍是中國明太魚加工規模最大的地方,其工序主要是涂上味料后掛起來晾曬,經較長時間風干。以前延邊的明太魚主要來自朝鮮,近年來俄羅斯成為中國最大的明太魚供應國。至2012年底延邊的明太魚加工業已成為品牌,創造價值近7億元。韓國80%的明太魚來自延邊。據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1】韓國80%的明太魚來自延邊的主要因素是
A. 加工技術 B. 氣候條件 C. 漁業資源 D. 加工成本
【2】中國和朝鮮明太魚貿易量減少的原因不包括
A. 海洋污染 B. 全球變暖 C. 過度捕撈 D. 運輸費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