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7·1浙江安吉昌碩高中高二期末考試)下圖為2008年至2014年昆明市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年均變化面積圖(面積用衛星圖片組成像素單位代替,像素面積越大,該類土地面積越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08年至2014年土地面積增加的是( )
①建設用地 ②草地 ③林地 ④耕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昆明市土地利用變化最易引起的環境問題是( )
A. 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鹽堿化 D. 礦產枯竭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某家具企業設計、生產和銷售等過程。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企業把家具加工選擇在越南,主要是因為越南( )
A. 原料充足 B. 勞動力廉價
C. 市場需求大 D. 加工水平高
【2】該企業在城市布局體驗館時考慮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信息網絡 B. 環境舒適度 C. 交通通達度 D. 生產地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為澳大利亞大陸簡圖,圖乙為該國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四地中,降水量與圖乙相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①地冬季盛行西風 B. ②地夏季多洪澇災害
C. ③地夏季炎熱干燥 D. ④地冬季多寒潮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圖”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時間。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時間就順利到達,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倫布第二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試從洋流(寫出名稱)對航海影響的角度分析原因。
(2)哥倫布從美洲返回歐洲,若想一路順風順水,則所借助的盛行風為 ,所借助的洋流是 ,按洋流成因分類應屬 流。
(3)C處附近為 漁場,位于 暖流和 寒流交匯處。
(4)B、D兩處鹽度相比, 處較低,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沙漠化土地成因構成(①點)圖,完成下面小題。
【1】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
A. 華南、華東和華北地區
B. 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
C. 西北、東北和華北地區
D. 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
【2】據圖分析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使植被遭到破壞
B. 人類發展工農業生產
C. 降水減少,蒸發加劇
D. 氣候干旱,沙丘不斷向農牧業地區推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左圖是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右圖是左圖中甲處的氣候資料。據道光、咸豐年間的縣志記載,圖1中甲處當時森林茂密,柳竹成蔭,河深水清,舟楫暢行;然而現在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卻是被切割得支離破碎的光山禿嶺,一片“紅色荒漠”景觀。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材料,分析圖1甲處形成“紅色荒漠”景觀的原因。
(2)左圖甲處形成的“紅色荒漠”帶來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3)在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的基礎上,我們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圖示區域日漸擴大的“紅色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一組世界區域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兩地發展種植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
A. 土壤、水源 B. 光熱、水源
C. 風向、地勢 D. 地形、河流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A. 水土流失 B. 沙塵暴
C. 土壤鹽堿化 D. 洪澇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7月11日至12日,遼寧省政府圍繞推進沈陽經濟區新城新鎮重要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園區以及城際連接帶建設,發揮投資對全省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提出了工作意見。據此并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有關沈陽經濟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以煤炭、鋼鐵、機械制造等重工業為主 B. 以紡織、服裝、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C. 所需資源絕大部分要從其他區域調入 D. 本地市場狹小,產品主要面向國際市場
【2】關于沈陽經濟區未來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清潔生產 ②治理污染,美化環境 ③徹底關停傳統產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④大力扶持第三產業,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