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給城市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面對人口快速增長的形勢,上海市政府明確提出了“嚴格控制人口規模”的要求。下圖示意上海常住人口性別年齡結構金字
塔(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圖中,符合上海常住人口年齡結構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嚴格控制人口規模”政策的實施會
A.優化城市人口年齡結構 B.加劇城市人口老齡化趨勢
C.提高城市環境人口容量 D.降低外來人口的就業門檻
【3】上海市人口調控的關鍵在于
A.提升產業科技化水平 B.疏散過多城市職能
C.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 D.降低工業用地規模
【答案】
【1】D
【2】B
【3】B
【解析】
試題分析:
【1】讀圖,根據人口年齡結構可知,上海人口增長快,主要是勞動力人口增長過快,說明人口遷入量大,外來常住人口數量大,應高于常住人口數量。兒童、老年人口比重小,說明戶籍人口占比重小,老齡人口應是戶籍人口為主,務工人員年老后就返鄉離開了。選項的四幅圖中,①戶籍人口高于外來人口,A錯。②外來老齡人口高于戶籍人口,B錯。③戶籍人口比重高于勞動力人口,C錯。④符合上海常住人口年齡結構特征,D對。
【2】“嚴格控制人口規模”政策的實施會導致外來勞動力人口減少,加劇城市人口老齡化趨勢,B對。不能優化城市戶籍人口年齡結構,A錯。與提高城市環境人口容量無關,C錯。提高了外來人口的就業門檻,D錯。
【3】上海市人口調控的關鍵在于疏散過多城市職能,B對。提升產業科技化水平,會吸引大量高素質勞動力遷入,不是調控人口數量的關鍵,A錯。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產業結構升級,只是改變遷入勞動力的素質水平,不是人口調控的關鍵,C錯。城市發展水平越高,第三產業占比重越大,降低工業用地規模作用不大,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北京的說法正確的是:
A.按溫度帶劃分北京屬于亞熱帶
B.按干濕區劃分北京屬于濕潤區
C.按城市職能劃分北京屬于重工業城市
D.按氣候類型劃分北京屬于季風氣候中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適應氣溫低、日較差大的氣候,當地傳統民居往往都是平頂方整的石砌碉房。這種傳統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 東北黑土文化區B. 黃土高原文化區
C. 新疆荒漠—綠洲文化區D. 青藏高原文化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是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已順利抵達您的樓下,請憑提貨碼提取商品。”這是在上海一居民樓下發生的一幕。這些配送機器人能規劃路線、自動駕駛、自動泊車等。這些配送機器人完成快遞工作,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A. RSB. GPSC. GPS、GISD. RS、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工業機器人制造業是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積極搶占的高科技工業中尖端領域,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與經濟發達程度、勞動力成本的變化等因素密切相關。讀我國1999-2012年工業機器人保有量變化及增速變化圖。
網
材料二:根據中國年新增量的趨勢,我們預測2016年的年新增量將達到35000臺,較2011年增長近60%,而2020年更會達到年新增63000臺的水平。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已處在爆發式增長的初期,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
材料三:因勞動力成本近兩年提高很快,多數工廠實現自動化需求日益迫切,給了工業機器人更大的市場份額。而國產工業機器人也發展得很快,價格較低,本土工業機器人企業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1)據圖說出1999-201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變化以及與增速之間的關系。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上海市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優勢區位因素。
(3)根據材料,分析中國工業機器人將進入“爆發式增長”時期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意大利新工業區發展的主要條件是( )
①大批廉價勞動力 ②豐富的礦產資源 ③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
④當地有廣闊的銷售市場 ⑤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漲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B點所示日期:B。
(2)圖中點地球公轉速度較快,因為該點靠近地球公轉的點(1月初)。
(3)由B點到C點時段太陽直射點向移動。
(4)由A點到B點時段北半球晝 夜 ,且晝變 夜變 。
(5)當地球處于A點時,全球晝長達一年中最大的區域為:。
(6)當地球處于B點時,全球晝長隨緯度變化規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