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2016年11月9日,《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報道,11月初,京津冀區域重污染天氣尚未消退,東北地區重污染天氣又卷土重來,從哈爾濱開始,沿哈大線一路向西南偏南方向傳輸,直至山東半島、江蘇和安徽北部,波及6個省30多個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個城市“爆表”,污染程度之重、影響范圍之廣為歷年少有。報道稱,此次東北、華東等大范圍地區持續出現霧霾,始于11月3日、4日黑龍江哈爾濱、綏化和大慶一帶,當地冬季燃煤取暖和生物質燃燒排放是導致區域性大范圍重污染的“元兇”。
(1)分析黑龍江省焚燒秸稈對霧霾天氣的影響。
(2)指出為消除霧霾的影響,東北地區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3)簡述東北地區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處理秸稈的措施。
【答案】(1)焚燒秸稈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和粉塵等細小顆粒物,能見度低,進而演變成霧霾 (2)調整能源利用結構,減少煤炭等常規能源消費比例;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發展循環經濟,推行節能減排;禁止生物質隨意燃燒排放 (3)秸稈還田,加工成飼料,制沼氣,制乙醇
【解析】(1)秋冬季節多大霧天氣,焚燒秸稈會產生大量的煙霧和粉塵等細小顆粒物,為霾的形成提供了條件,導致大氣能見度低,進而演變成霧霾。
(2)冬季燃煤取暖和生物質燃燒排放是導致區域性大范圍重污染的“元兇”。消除霧霾的影響,應從減少大氣中的細小顆粒物含量角度分析。主要措施是調整能源利用結構,減少煤炭等常規能源消費比例。積極發展清潔能源,發展循環經濟,推行節能減排。禁止生物質隨意燃燒排放等,。
(3)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處理秸稈的措施有秸稈還田,加工成飼料,制沼氣,制乙醇等,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黃河流域勞動人民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如:驚蟄,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而霜降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天氣漸冷,黃河流域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的麥類播種已完成。結合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東北地區的實際物候狀況
A. 比驚蟄提前、比霜降錯后 B. 比驚蟄錯后、比霜降提前
C. 比驚蟄錯后、比霜降錯后 D. 比驚蟄提前、比霜降提前
【2】諺語“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常用于表示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現象,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
A. 極地高壓不斷增強,冷空氣活動頻繁,降溫顯著
B. 由于天氣晴好,夜晚地面輻射增強,一夜冷過一夜
C. 冬季風增強,冷空氣不斷南下,帶來多次降溫
D. 此季節多氣旋活動,多降水天氣,使氣溫不斷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北冰洋地區興起旅游熱。凍土地帶留下機動雪橇的條條印跡,可能要50年才會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僅3萬人,但每周游輪靠岸時人口驟增至10萬。原住居民已換上西服,住進固定居所。直升機的轟鳴聲驚擾著居民和動物。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環北冰洋地區旅游開發中的問題主要有( )
A. 破壞森林 B. 采挖珊瑚礁
C. 水土流失 D. 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強力沖擊
【2】結合材料,有關旅游活動中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發展旅游業不會對背景環境造成破壞
B. 旅游活動中產生的環境問題,都是由旅游者亂扔垃圾造成的
C. 為了保護良好的環境,應該限制發展旅游業
D. 旅游活動中帶來的污染,對當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遼寧重點協作校期末)據觀測,近些年鄱陽湖枯水期逐年延長,甚至出現完全干涸的狀況,而洪澇災害逐年加重,有人認為這與三峽水庫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庫的南水北調有關。2011年至今,江西省計劃在鄱陽湖入江水道最窄處修建大壩,招致眾多專家非議,一直未獲國家批準。據此完成第下面小題。
【1】有人認為鄱陽湖枯水期逐年延長可能與三峽水庫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庫的南水北調有關,其原因可能是這兩個工程( )
A. 引起氣候變化,鄱陽湖流域內降水減少
B. 導致長江河床下降,鄱陽湖水加速外流
C. 導致長江水位下降,鄱陽湖水加速外流
D. 均把長江水調往華北,導致長江水位下降
【2】鄱陽湖大壩修建計劃目前難以通過的主要原因是( )
A. 可能會破壞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
B. 耗資巨大,政府財力不濟
C. 可能導致湖泊嚴重淤積,得不償失
D. 淹沒良田,移民搬遷費用過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城市是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城市的地域形態敘述錯誤的 ( )
A. 城市的形態有集中式、組團式、條帶式或放射狀幾種類型
B. 集中式各組成部分都比較集中,連成一片,例如:蘭州
C. 集中式便于行政領導和管理,并節省市政建設的投資
D. 條帶式或放射狀格局可以使城市的各個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2】關于城市的職能和服務范圍,敘述正確的是 ( )
A. 相鄰兩個城市的服務范圍在空間上界限明確
B.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說明不論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C. 大城市的服務范圍相對較大,小城市的服務范圍較小
D. 城市的級別越高,數目越多,服務范圍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澤雅素有溫州“西雁蕩”之美譽,澤雅山多地少,山上多竹林,川間多溪流瀑布,四百多年來,山外朝代更迭,山內紙農依然是合家做紙。如今雖然造紙技術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那種“斬竹漂塘”“煮徨足火”的古法造紙術依然在當地民間流傳著,成為“中國造紙術的活化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澤雅古法造紙術流傳至今的主要原因是
A. 獨特的自然條件 B. 充足的原材料
C. 廣闊的市場 D. 高素質的勞動力
【2】近年來,古法造紙術得以傳承的主要原因是
A. 工藝改進 B. 原料替換
C. 需求擴大 D. 政策扶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地時間2012年8月6日1時31分(北京時間13時31分),經過半年多飛行的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在火星登陸。本次探索的主要目標是:火星過去或現在是否存在適宜生命生存的環境。結合下表,完成下列問題。
行星 | 質量 | 體積 | 主要大氣成分 | 表面平均溫度 | 黃赤交角 | 自轉周期 | 公轉周期 |
地球 | 1.00 | 1.00 | 氮、氧、氬及其他 | 22℃ | 23°26′ | 23小時56分 | 365日 |
火星 | 0.11 | 0.15 | 主要是CO2,還有部分水蒸氣 | -23℃ | 23°59′ | 24小時37分 | 687個地球日 |
【1】火星與地球最接近的是( )
A. 體積大小 B. 季節變化周期 C. 質量大小 D. 晝夜更替周期
【2】人類深空探測對火星情有獨鐘的原因是( )
A. 存在著不為人知的火星生命 B. 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C. 大氣成分與地球相似 D. 是太陽系中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管理需要加強國際合作,這是大勢所趨。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環境管理進行國際合作必要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目前重大的環境問題,大多不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局部地區造成的,而是多個國家共同影響的結果
B. 有些環境問題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普遍存在于地球上
C. 某些國家或地區的環境問題具有跨國、跨地區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D. 根據公平的原則,全球所有國家應承擔相同的責任
【2】性質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環境問題是( )
A. 危險廢物越境轉移 B. 核事故或輻射事故
C. 臭氧層的破壞 D. 海洋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