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示意2001~2011年我國城鎮人口增長率與建成區面積增長率的比較(%)。
(1)2001~2008年我國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積( )
A.先增后減
B.先減后增
C.呈增加趨勢
D.呈減少趨勢
(2)據上圖結合相關知識可判斷,2001年以來我國(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業用地為主
B.鄉村人口數量持續增長
C.城市人口增長以自然增長為主
D.大量農業人口遷入城市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城市功能區布局”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從城市功能區合理布局的角度考慮,若圖中分別布局中心商務區、住宅區、城郊農業區、港口碼頭四個功能區,則①、②、③、④對應的功能區是( )
A.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中心商務區、住宅區
B.住宅區、港口碼頭、中心商務區、城郊農業區
C.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住宅區、中心商務區
D.中心商務區、住宅區、港口碼頭、城郊農業區
(2)下圖是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變化的示意圖。能正確反映由上圖中③到④建筑物平均高度變化特點的是( )
A.
B.
C.
D.
(3)形成上述變化特點的原因是( )
A.城市中心區通風采光的需要
B.為了體現城市的建筑風格
C.為了降低單位面積用地成本
D.減輕城市熱島效應強度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寧夏石嘴山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北部,有“塞上煤城”之稱。是寧夏的“工業長子”,也是中國資源(煤炭)枯竭型城市轉型的一個縮影。
材料二 20世紀50一60年代,寧夏石嘴山只是一個百余人的荒僻小村。該市草場資源、硅石資源(主要用于太陽能光伏制造)豐富,近年來,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力發展新材料、裝備制造、電石化工和新型冶金、新能源(光伏產業)等產業集群。
材料三 下圖為寧夏平原簡圖。
(1)分析賀蘭山對寧夏平原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2)分析圖中密集的灌渠對寧夏平原及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3)指出石嘴山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區位優勢。
(4)每年4-5月份,流經寧夏平原的黃河下游河段易發生凌汛,簡析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IT工業集中的島嶼,被稱為“硅島”,其原因是該島( )
①環境潔凈 ②海運便利 ③現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勞動力豐 ⑤科技發達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水稻為魚類提供庇蔭和有機食物,魚則發揮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蟲等功能,魚糞為水稻提供肥料,稻谷為魚類遮陽,并提供氧氣和有機物質。這種生態循環大大減少了系統對外部化學物質的依賴,增加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回答下列各題。
(1)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與下列哪個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相似( )
A.菲律賓水稻梯田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澳大利亞墨累一達令盆地
D.美國玉米帶
(2)這種農業類型的優勢有( )
①資源利用率高 ②農作物的商品率高 ③增加農民收入 ④減少水利工程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地形圖,圖中道路為某次山地自行車越野賽的線路。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圖示地區的地勢特征。
(2)估算圖示范圍內自行車越野賽線路相對高度的數值范圍。
(3)若車手保持勻速騎行,判斷AB、BC、CD中騎行最省力的路段并說明理由。
(4)圖中甲乙兩處為觀賽臺,選擇能看到CD段賽況的觀賽臺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人類活動破壞前后,東北三江平原濕地氣溫年變化及該區域內某河流流量年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1】圖中反映人類活動對濕地破壞后的氣溫曲線、流量曲線分別是
A. 甲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丁 D. 乙和丙
【2】【2】下列關于三江平原濕地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 土壤侵蝕,導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 環境污染,富營養化速度加劇
C. 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 開墾濕地,擴大耕地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