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磷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長的營養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積,氣溫升高和流水侵蝕會減少土壤中磷累積量。圖12示意我國四川西部某山地東坡土壤中磷累積量的垂直變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磷高累積區主要是因為該地區( )
A. 蒸發量小 B. 降水量大 C. 生物量大 D. 徑流量大
【2】與磷高累積區相比,該山坡2000~3000米處( )
A. 大氣溫度較低 B. 生物生產量較低
C. 地表徑流量較小 D. 土壤含水量較低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青海省有“三面孔”之稱,是我國三大自然區的縮影,柴達木盆地有黃、白、黑三原色。讀青海三大自然區圖(左圖)和青海省某地區不同系統人口、耕地、草場資源統計圖(右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青海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對青海“三面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的山脈是唐古拉山
B.青藏高原有萬山之宗、萬水之源的稱號,有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C.柴達木盆地三原色中的白色指鹽和鉀肥,黑色指石油,黃色指該地區的黃土地
D.湟水谷地是該地區的重要農業區,主導因素是光照充足
【2】有關右圖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持續增加是草場面積變化的主要原因
B.人均草場面積先增加后減少
C.草甸草原區可持續發展方向是實施輪流打草、輪牧,提高草場載畜量
D.荒漠草原區耕地面積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冷島效應”指地球上干旱地區的綠洲、湖泊,其夏季晝夜氣溫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溫差最大可達30 ℃左右,這是由于周圍戈壁沙漠的高溫氣流在大氣的平流作用下,被帶到綠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個上熱下冷的大氣結構,形成一種溫潤涼爽的小氣候。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冷島效應”會使綠洲地區
A.空氣對流增強
B.熱量交換變緩
C.水汽蒸發加快
D.地面風速增強
【2】圖2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島效應”最顯著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徐霞客游記》是一部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記述了徐霞客在旅行中的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了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做出了卓有價值的貢獻。 圖15為徐霞客西行路線示意圖。
(1)從徐霞客西行路線中選擇一項世界遺產,說出該旅游資源的類型及突出的游覽價值。
(2)“世界那么大,你該去看看”。請從徐霞客西行路線所經地區中選擇目的地,為你所在的學校設計一條5日地理實踐考察線路。要求:旅游主題明確,旅游活動安排合理,有地理特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通過洞里薩河同湄公河相連,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薩湖湖面最大可達1萬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洞里薩湖地區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經各支流可達湖區周圍的各省省會。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洞里薩湖和洞里薩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影響洞里薩湖水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B. 洞里薩河一年內流向定期發生變化
C. 洞里薩河終年流向大致是西北→東南
D. 該地區通航最佳時間是11月——次年4月
【2】洞里薩湖地區交通便捷,船舶吃水4米的船只經各支流可達湖區周圍的各省省區。其通航的最佳時間是
A. 全年 B. 1—6月 C. 5—10月 D. 22月—次年4月
【3】湄公河下游地區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有
A. 產品商品率高 B. 機械化水平高
C. 科技水平高 D. 勞動力生產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寧夏南部山區馬鈴薯種植中采用“壟覆溝播”技術,該技術在田面起壟,壟面覆膜,溝內不覆蓋地膜,溝內種植作物。下圖示意“壟覆溝播”栽培方式,據此完成問題。
【1】寧夏南部山區種植馬鈴薯采用“壟覆溝播”技術的主要作用是
A. 阻隔水分下滲,匯集雨水 B. 利于增強光照,提高產量
C. 增大晝夜溫差,提高品質 D. 減弱土壤侵蝕,保持水土
【2】南方旱地作物主要種植于壟上,與寧夏“溝播”明顯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水分 D. 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中c代表的節氣出現時,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 此季節北京的晝長達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 此季節新加坡的晝長達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 此季節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 此季節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2】上圖中b代表的季節出現時,下列城市的晝長最長的是
A. 哈爾濱 B. 北京 C. 海口 D. 濟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成昆鐵路是上世紀70年代初建成的一條重要鐵路。近年來,國家開始規劃修建成昆鐵路復線。下圖為老成昆鐵路的某部分路段。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圖中鐵路布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勢起伏 B.城鎮分布 C.耕地分布 D.河流走向
【2】成昆鐵路復線與老成昆線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將裁彎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促進沿線地區的發展
B.降低鐵路建設的難度
C.提高列車運行的速度
D.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的5月31日前后,日落時的金色陽光灑滿美國紐約曼哈頓(40°N,74°W)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現一幅壯觀的景象,即“曼哈頓懸日”現象。下圖表示此時陽光與街道的位置關系。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5月31日,曼哈頓的人們欣賞“懸日”景觀時,下列現象可能的是
A. 智利圣地亞哥(西五區)夕陽西下 B. 巴黎埃菲爾鐵塔一天中影子最短
C. 天安門廣場正舉行升旗儀式 D. 全球6月1日的范圍約占一半
【2】曼哈頓該走向街道,日落時會出現同樣“懸日”現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A. 1月8日前后 B. 9月10日前后 C. 12月5日前后 D. 7月12日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