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冰海嘯,是指大量的冰從湖或海中涌上陸地的災害現象。2018年某月,新疆天山賽里木湖中斷裂消融的冰塊,不斷向岸邊堆積,形成了罕見的冰海嘯現象(下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次賽里木湖的冰海嘯現象可能發生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
【2】賽里木湖發生冰海嘯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氣溫變化
②湖面萎縮
③冰川搬運
④風力吹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B
【2】D
【解析】
【1】據材料信息“大量的冰從湖或海中涌上陸地、湖中斷裂消融的冰塊,不斷向岸邊堆積”可以推測,冰海嘯現象發生時湖水部分消融部分處于冰凍狀態,所以應該是白天化冰,夜晚結冰才會產生這種冰與水共存的情況。新疆天山賽里木湖春季晝夜溫差大,湖面容易出現白天化冰,夜晚結冰現象,且春季多大風,推動冰塊向岸邊移動,形成冰海嘯現象;冬季湖面結冰,夏季湖面融化不會出現冰海嘯現象;秋季湖中冰塊數量較少,風力較小,不易出現大量冰從湖中涌上陸地的冰海嘯現象。故B正確。
【2】由以上分析可知,冰海嘯現象的發生是由于湖泊水面晝化夜凍,在風和湖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①④正確;冰海嘯是指湖中斷裂消融的冰塊,不斷向岸邊堆積的現象,與湖面萎縮、冰川搬運關系不大,②③錯誤。故選D。
本題突破點在于“新疆天山賽里木湖中斷裂消融的冰塊,不斷向岸邊堆積,形成了罕見的冰海嘯現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描述圖示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成因。
(2)圖中B湖為巴爾喀什湖,湖水以“東部咸、西部淡”著稱于世,試分析其原因。
(3)圖示地區盛產棉花,請闡述該地區種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質及歷史時期全球氣溫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考古學證明,臺灣海峽海底某處存在河流及農業生產的痕跡,該現象可能存在于
A.白堊紀暖峰期B.末次冰盛期C.小冰期D.20世紀溫暖期前期
【2】從全新世氣候最適宜期到小冰期
A.北半球極地冰蓋曾經完全消失B.全球雪線先降后升
C.熱帶曾經拓展到現在的加拿大北部D.人類活動范圍先縮小后擴大再縮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河北邯鄲涉縣王金莊村石堆梯田,是典型的太行山莘作梯田。梯田由一塊塊山石修葺而成,規模宏大,層層疊疊直上山巔。所謂石堰,就是石頭壘起的梯田田讀。石堰的平均厚度約為0.7米,每立方米石堰大約由400塊夫小不一的山石維疊而成,在它們的拱石下,梯田對山坡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有的城面利用率高達90%,面積最小的梯田甚至不足1平方米。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河北涉縣石堰梯田說法錯誤的是
A.反映當地自然環境“土薄水少”B.便于就地取材,蓄水保墑
C.能減少對下方村落洪水災害的威脅D.阻滯冬季冷空氣對村落的影響
【2】當地修筑石堰梯的原因不包括
A.戰爭瘟疫、災害等的逼迫B.人均耕地面積小、壓力大
C.促進山區水土保持D.獲取光照,保證高產穩產
【3】現代,許多地方的梯田被廢棄,原因可能是
①農業科技落后,生產效率降低②農業機械應用困難③農民勞動強度大,比較效益低
④城鎮化與工業化的發展⑤退耕還林政策的推進 ⑥農村生育率下降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斯里蘭卡是北印度洋上的島國,以農業經濟為主,是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茶樹適宜在光熱充足、潮濕、排水良好的坡地生長),錫蘭紅茶是其重要的出口產品。
材料二:下圖斯里蘭卡區域示意圖和兩地氣候資料圖
(1)根據氣候資料統計圖,比較科倫坡與亭可馬里兩地降水量的季節差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據材料,分析斯里蘭卡成為世界重要產茶國的有利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老種子也稱地方品種、土種,是在當地自然或栽培條件下,經過長期自然或人為選擇形成的品種。這種品種吃起來口感好,但賣相差、產量低,逐步被商業化的種子所替代。近年來,許多民間人士開始推動老種子的保護和推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尋找和留存老種子的隊伍。有專業人員從種子需求的角度匯總了我國出現的三大類型農業模式分布情況(下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推測老種子逐步被商業化的種子替代的主要原因是
A.農產品品質差B.環境適應能力弱
C.土地經營方式的變化D.特色農產品發展的需要
【2】圖中三大農業模式分布區,利于保護老種子的是
A.大規模機械化生產的東北地區B.傳統小農經濟的西南部山區
C.市場需求多樣化的大城市周邊D.品種優良的沿海經濟發達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了地球儀。圖為地球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地球儀( )
A.地軸傾角為23°26′B.經緯線垂直相交
C.與地球形狀完全相同D.所見范圍為西半球
【2】地球儀上的經緯線( )
A.形狀相同B.經線與赤道等長
C.可以量算距離與海拔D.可以指示方向
【3】圖中甲、乙兩地可能相同的是( )
①晝長時間 ②正午太陽高度 ③氣候類型
④自轉速度 ⑤地轉偏向力 ⑥海陸位置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
【4】圖中丙附近海域洋流呈逆時針方向運動時( )
A.甲地日落時間早于乙地B.乙地受高壓控制
C.甲地處于熱帶氣旋活躍期D.乙地水草豐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礫巖楔是地震形成的地質構造,它的形成過程如下圖所示。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示礫楔( )
A. 形成環境以沉積為主
B. 早期裂隙因受擠壓作用形成
C. 中部砂石粒徑下小上大
D. 可用來預測未來的地震活動
【2】礫巖楔的形成過程( )
A. 只與地質條件相關
B. 因變質作用使裂隙變寬加深
C. 同時形成斷層構造
D. 受到內外力作用的共同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推進工業化,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右圖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總產值增長圖(以1980年工業總產值為起點),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進程中Ⅰ、Ⅱ兩個發展階段的主導產業分別是( )
A.原料密集型產業、動力密集型產業
B.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市場密集型產業
C.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
D.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2】下列不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在階段Ⅱ進行產業升級的原因的是( )
A.全國對外開放范圍的擴大
B.新能源礦產基地的開發
C.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逐步喪失
D.發達國家和地區新一輪產業結構的調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