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地區略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兩地發展農業生產共同的限制性因素為
A.工業基礎B.大氣環流
C.人口素質D.灌溉水源
【2】在丙地建設大型水電基地的優勢有
A.峽谷地形,河流落差大B.科技發達,人才密集
C.降水豐富,河流流量大D.靠近沿海,市場廣闊
【3】通常M至N河段河上出現大量破碎冰塊阻塞河道的時間可能在
A.1月B.3月C.6月D.9月
【答案】
【1】D
【2】A
【3】B
【解析】
【1】讀圖可知,甲為河西走廊,乙為寧夏平原,位于我國西北地區,降水量小,且兩地灌溉農業發達,故灌溉水源是兩地發展農業的共同限制性因素。故選D。
【2】丙地為黃河上游水能梯級開發地段,發展水電基地的優勢為峽谷多,河流落差大,水能豐富。A對。開發水能與科技人才關系不大,B錯。該區域降水相對較少,C錯。深居內陸地區,不沿海,D錯。故選A。
【3】黃河M至N河段出現大量破碎冰塊阻塞河道的凌汛現象,多發生在初冬和初春季節。故選B。
水能開發主要考慮落差大小及河流徑流量大小,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資源豐富,而凌汛一般發生在有冰期的河流,自低緯流向高緯流動的河段,由于不同河段凍融時間上的差異,發生的流冰阻塞河道現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亞兩大內流河——阿姆河、 錫爾河源于帕米爾高原, 穿過沙漠注入咸海, 沿岸形成狹窄的綠洲,是灌溉農業發達的地區。讀中亞地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咸海沿岸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 常受到來自北冰洋的干冷氣流影響
B. 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降水稀少
C. 大量引用流入該湖泊的河水灌溉土地
D. 深居大陸內部,氣候干旱,蒸發強烈
【2】為了防止流域內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在農業生產中,應該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強全流域水資源協調管理,合理分配水資源
②提高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
③大力開采地下水,避免使用地表水
④營造農田防護體系,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為某地地質剖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②表示的地質構造是( )
A. 背斜B. 向斜C. 地塹D. 地壘
【2】①構造頂部缺失的原因是( )
A. 地殼運動B. 巖漿活動
C. 變質作用D. 外力侵蝕作用
【3】如果在這里修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選擇( )
A. ①B. ②C. ③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某氣旋在歐洲大陸自西向東勻速移動,氣旋中心經過巴黎。下圖為氣旋中心經過前后,巴黎氣壓變化情況,此期間巴黎僅在7日出現降水現象。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該氣旋移動方向的氣壓帶、風帶是
A.副熱帶高壓帶B.副極地低壓帶
C.低緯信風帶D.中緯西風帶
【2】受該氣旋控制,巴黎4日的風向是
A.東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西北風
【3】7日巴黎出現降水的原因是
A.溫度較高B.濕度較大
C.岀現上升氣流D.出現較大風力
【4】下列日期,巴黎風力最大的是
A.4日B.6日C.7日D.9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北京市將建成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多條寬度80米以上的二級通風廊道體系。下圖示意城市通風系統,其中作用空間指需要改善通風環境或降低污染的區城,補償空間指產生新鮮空氣或局地風系統的來源區域,通風廊道則是將空氣由補償空間引導至作用空間的連接通道。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城市通風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強城郊熱力環流
B.降低城市熱島效應
C.減少風沙天氣頻率
D.減少汽車尾汽排放
【2】城市通風廊道
A.遠離主要道路B.垂直盛行風向延伸
C.提高建筑密度D.多布局綠化用地
【3】關于上圖所示環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近地面氣溫最高的地方,空氣上升B.近地面氣壓較高的地方,空氣上升
C.該環流方向隨季節變化而變化D.該環流是由于地表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各箭頭表示地殼物質循環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類地質作用。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大理巖屬于甲類巖石
B.乙、丙類巖石具有層理構造并含有化石
C.斷層的形成與①有關
D.②③④均屬于內力作用
【2】下列能夠反映甲→乙轉化過程的是
A.頁巖→板巖B.長石→花崗巖
C.化石→石灰巖D.大理巖→石灰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圖為亞洲部分地區2019年某月某時刻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圖。
(1)指出貝加爾湖西南側高壓區的氣流運動狀況。
(2)由圖可推測該月最有可能是____(1/7)月,分析圖中東北海域低壓中心的名稱________。
(3)據圖可知:此時廣東沿海吹____風;而日本國受到____天氣系統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凡湖為高山淡水湖,湖面海拔1900米,構造陷落形成,最深處83米,面積1200平方公里,蓄水58.5億m3,為高加索最大湖泊。湖水由拉茲丹河經阿拉斯河注入里海。入湖水量約13億m3/年,出湖水量約1億m3/年,湖水蒸發旺盛,損耗大。20世紀30年代,當地對拉茲丹河進行梯級開發,人為將出湖水量增加到12億m3/年。近年來,當地政府采取禁止引用湖水、凍結湖上一系列動力和農業工程等措施。左圖示意塞凡湖地理位置,右圖是A城市(海拔907m)的氣候資料。
(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塞凡湖的形成原因。
(2)分析塞凡湖蒸發旺盛的原因。
(3)拉茲丹河進行梯級開發,對湖泊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1998年9月22日,法國一些年輕人最先提出“InTown,WithoutMyCar!(在城市里沒有我的車)”的口號,希望平日被汽車充斥的城市能獲得片刻的清凈。截至2017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3.10億輛,汽車工業與環境的突出矛盾,讓今年“世界無車日”顯得意義非凡。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世界無車日”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以自行車、步行等方式出行,倡導綠色出行,所體現的人地關系思想是( )
A.地理環境決定論B.人類中心論
C.人地伙伴論D.天命論
【2】9月22日當天,記者發現,我國參與“世界無車日”的142個城市中,絕大多數遭遇了交通擁堵的尷尬,市民參與這項活動的熱情逐年消退。專家認為:“交通擁堵問題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應該從城市整體設計的角度來系統考慮。公共交通和相應管理體系的建設,政府還應該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無車日”的理想和現實,需要我們反思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是( )
A.公平性B.持續性C.共同性D.階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