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面“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①②兩曲線的數值差值表示人口的____________。
(2)圖中A階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長率________。
(3)圖中C階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長率________。
(4)目前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處于人口增長模式的________階段。發達國家一般處于人口增長模式的________階段。我國由于大力開展________工作,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速度較________,已屬于或接近于人口增長模式的________階段。
【答案】(1)自然增長率
(2)高 高 低
(3)低 低 低
(4)B C 計劃生育 快 C
【解析】本題考查人口增長模式。
(1)①表示人口的出生率,②表示的是人口的死亡率,陰影部分表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為人口自然增長率;
(2)讀圖分析可知,A階段的特征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為原始型人口增長模式。
(3)讀圖分析可知,③階段的特征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屬于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
(4) 目前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屬于傳統型,對應B階段。發達國家一般屬于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對應的為C階段。我國由于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工作,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速度較快,已屬于或接近于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對應的為C階段。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人口空間移動屬于人口遷移的是
A. 游牧民的遷移 B. 有兩處或多處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間流動
C. 日本人去美國定居 D. 中國人去歐洲旅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日本大地震導致核泄漏距今已有6年多,但其產生的核輻射污染物質通過洋流、大氣和生物鏈幾種方式擴散,對太平洋及沿岸國家影響深遠。讀日本核泄漏海洋放射性物質擴散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1】隨著核輻射物質的擴散,下列海域最可能發現畸形魚的是
A. 馬來西亞西部海域 B. 加拿大西部海域
C. 美國東部海域 D. 智利西部海域
【2】【2】據研究,整個北回歸線附近的太平洋海域將是核輻射污染比較重的區域,原因是核輻射物質
A. 通過閉合的北太平洋中高緯度大洋環流進行擴散
B. 通過閉合的北大西洋中低緯度大洋環流進行擴散
C. 通過閉合的北太平洋中低緯度大洋環流進行擴散
D. 通過北太平洋暖流進行擴散
【3】【3】A島東海岸的海霧7、8月份比其他月份頻發,且濃,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A. 日本暖流 B. 夏季風
C. 寒暖流交匯 D. 海陸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效灌溉面積是指灌溉工程能夠進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積之和。有效灌溉面積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比重,它是反映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指標。下表為我國四個省區(海南、浙江、黑龍江、新疆)2013年的相關數據,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四省區有效灌溉面積比例有明顯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類型的差異
②降水的差異
③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④勞動力數量的差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表中甲、丙兩省區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分別是( )
A.油菜、黃麻
B.油橄欖、春小麥
C.花生、甜菜
D.棉花、天然橡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7月11日至12日,遼寧省政府圍繞推進沈陽經濟區新城新鎮重要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園區以及城際連接帶建設,發揮投資對全省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提出了工作意見。據此并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有關沈陽經濟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以煤炭、鋼鐵、機械制造等重工業為主 B. 以紡織、服裝、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C. 所需資源絕大部分要從其他區域調入 D. 本地市場狹小,產品主要面向國際市場
【2】關于沈陽經濟區未來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清潔生產 ②治理污染,美化環境 ③徹底關停傳統產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④大力扶持第三產業,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區域的三個發展階段。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由甲至丙,城市周邊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自然條件 ②市場需求 ③農業技術 ④地價高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列關于該區域從甲到丙地理環境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城區下游河段流量季節變化減小 ②河網密度變大
③環境污染加劇 ④城區年平均氣溫升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西北半干旱區某牧場草場載畜量和實際放牧量變化曲線示意圖。草場載畜量指在適度利用的原則下,一定的草地面積,一定的利用時期內,能夠維持草地良性生態循環并保證家畜正常生長發育、繁殖的情況下,能飼養家畜的最大數量。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950—1975年間,草場載畜量發生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地形 B. 氣候 C. 市場 D. 放牧
【2】該牧場“人地關系”嚴重對立的年代及原因組合正確的是( )。
A. 20世紀60年代——降水偏少 B. 20世紀80年代——過度放牧
C. 20世紀90年代——牲畜太少 D. 21世紀初以來——氣候變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EDF是晨昏線,其中ED表示昏線。讀圖,回答問題。
(1)此圖表示(節氣)的地球光照情況。
(2)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3)此時A地出現(極晝或極夜)現象。
(4)這一天,B地時日出,時日落,晝長時間是小時。
(5)此時,北京時間是時。
(6)這一天,C、D、E三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