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是我國部分地區1951~1988年旱災頻次等值線圖(單位:次),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M地的旱災頻次可能為
A.25次 B.30次 C.35次 D.40次
【2】圖中①地的旱災多發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徑流量小 B.受高氣壓控制
C.地下水位下降 D.工業用水增大
【3】下列關于防御干旱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A.植樹造林 B.興建水利工程
C.培育耐旱品種 D.大量開采地下水
【答案】
【1】C
【2】B
【3】D
【解析】
試題分析:
【1】讀圖,從圖中可以看到,M周圍的等值線數值為30,根據等值線的變化規律,按遞增或遞減的順序變化,判斷出M的取值范圍是30-40之間,選項中C對。A、B、D錯。
【2】圖中①地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7-8月份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炎熱干燥,降水少,蒸發旺盛,形成伏旱天氣。農作物生長需水量大,造成旱災。所以B對。7-8月份是夏季,長江進入汛期,水量大,A錯。旱災發生是因為降水少,蒸發量大,農作物需水量大造成的,地下水位變化不是主要原因。河流水量大,地下水位不一定下降,C錯。工業用水量一般是穩定的,不會隨著季節變化,用水量增大或減小,D錯。
【3】防御干旱可以通過之植樹造林,興修水利、培育耐旱品種,但是過多的采取地下水,會引起地下漏斗,導致地面沉降等問題,答案選D項。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的一部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A代表沉積巖,則①表示
A. 變質作用 B. 地殼運動 C. 外力作用 D. 巖漿活動
【2】若②表示變質作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不可能是沉積巖 B. A可能是巖漿巖
C. ①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D. ①不可能表示冷卻凝固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非洲地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A.非洲有“高原大陸”之稱,平均海拔高度居各洲之首
B.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和國家、地區數目居世界各大陸之首
C.非洲是天然橡膠、椰棗、咖啡和油棕的最大產區
D.繞道好望角的航線被西方國家稱為“海上生命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The film brought the hours back to me ________I was taken good care of in that faraway village.
A.until B.that
C.when D.wher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工業分布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在
A.北海道B.日本海沿岸
C.九州島南部D.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2】日本工業主要分布于該區域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②環境污染較輕③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產品主要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3】日本工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勞動力B.礦產資源C.交通D.科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分布適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區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協調程度,數值越大,協調程度越高(數值范圍:0—100)。椎體頂點P表示該區人口集聚度(某一地區以占全國1%的國土面積上集聚的全國人口的比重)。圖a是中國人口分布適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圖,圖b是有待協調地區的人口分布適宜度結構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b地區可持續發展要解決的問題是
A.生態移民 B.防治土地荒漠化
C.防治大氣污染 D.水土資源的綜合管理
【2】圖b地區可能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河流眾多而短小,漁業資源豐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印度尼西亞地理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爪哇島地處板塊邊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巖高原和山地,山間多寬廣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1)印度尼西亞大約3/4的陸地位于________半球,主要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
(2)爪哇島附近海域是世界上發生________、________災害頻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這些災害有可能引發破壞性極大的海嘯。
(3)爪哇島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4)分析印度尼西亞漁業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
(5)簡述爪哇島種植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