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某同學家鄉的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請你用所學知識幫他規劃家鄉的美好未來。
(1)擬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選一處建設一大型批發市場,最佳選址是________,理由是什么?
(2)若在甲處建一化學工業園區,請說明它布局的合理性。
(3)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該城市規劃建設新城。現有在東北部和西南部建設新城的兩種方案,你支持哪一種方案?請闡述你的理由。
【答案】
(1)①地 靠近鐵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地處城市外圍,地價低。
(2)甲處有鐵路經過,交通便利;位于城區河流下游,對城區水源污染小;位于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污染小。
(3)東北部方案 。 有鐵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業區,公共基礎設施好;靠近工業區,有利于工人上下班。
或西南部方案 。 位于城區河流上游,盛行風的上風向,環境質量較好;可以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解析】
第(1)題,批發市場是商業區,要求便利的交通條件;大型批發市場占地規模大,要求地價較低;圖中①地靠近鐵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地處城市外圍,地價低。
第(2)題,化學工業園區有污染,應建在距市區較遠的郊外;位于盛行風的下風向,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污染小。工業區要求交通便利;圖中甲處有鐵路經過,交通便利;位于城區河流下游,對城區水源污染小。
第(3)題,新城建設要考慮交通、基礎設施、環境、用地等因素。東北部和西南部各有優勢。東北部有鐵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業區,公共基礎設施好;靠近工業區,有利于工人上下班。西南部方案。 位于城區河流上游,盛行風的上風向,環境較好;可以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個地區的簡圖,回答下列各題。
【1】
A. 丙丁甲乙 B. 甲丙乙丁 C. 丙甲乙丁 D. 丁乙丙甲
【2】
A. 甲地冬季漫長
B. 丁地雨季長,降水豐富
C. 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 乙地氣溫年較差大,年降水量變率大
【3】
A. 甲地改良沼澤地,擴大農耕用地
B. 乙地開發宜農荒地,提高糧食產量
C. 丙地發展立體農業利于改善環境
D. 丁地因洼制宜發展基塘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利用暑假期間帶領學生進行夏令營活動,他們分別考察了下圖中A、B、C、D四地,根據圖中信息(圖中黑粗線為鐵路線)。回答下列各題。
【1】同學們考察A城和B城后發現兩城主要工業部門不同,A、B兩城主要工業部門分別是 ( )
A.棉紡織工業、毛紡織工業
B.毛紡織工業、棉紡織工業
C.鋼鐵工業、毛紡織工業
D.化學工業、鋼鐵工業
【2】同學們到達C山脈時發現該山脈兩側景觀明顯不同,造成C山脈兩側景觀不同的主要要素是( )
A.熱量 B.降水 C.海拔 D.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喀則位于拉薩以西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主要屬于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日照充足、農業發達,是“西藏的糧倉”之一。這里的農民被稱為“離天最近的耕作者”,主要的糧食作物為青稞等。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與b位于同一條等積溫線上,主要是因為( )
A.a處與b處經度相同 B.a處與b處海拔相同
C.a處位于陰坡,b處位于陽坡 D.a處位于冬季風迎風坡,b處位于背風坡
【2】日喀則地區的青稞比我國東部平原地區的麥類要晚兩個月左右成熟,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日喀則地區的年積溫值較小 B.日喀則地區的降水少、晴天多
C.日喀則地區光照強度大 D.日喀則地區年日照時數較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30年來,下圖中某市1980-2009年城市化的過程。
材料二:該市在城市化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城市病)。專家建議打造生態城市,生態城市模式是一種理想模式,技術與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創造力和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環境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1)據材料一說出該市城市化進程的主要表現。
(2)從環境因素考慮,分析材料一中化工廠的布局是否合理,分析原因。
(3)材料二中“城市病”的表現有哪些?導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4)試從環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設想如何將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為生態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地球上五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能夠達到90°的地區,一定是夏季
B.熱帶地區的太陽高度總是大于溫帶地區
C.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是赤道上白晝最長的兩天
D.假如地軸與黃道面相交成90°,地球上就沒有極晝極夜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各題。
【1】E為納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該沙漠最寬處達160千米,而最狹處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線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影響 B. 太陽輻射影響 C. 洋流影響 D. 大氣環流影響
【2】F自然帶在此處分布的最高緯度低于35°,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海陸分布 B. 降水條件 C. 地形 D. 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山地南北向的地形、地質剖面和氣候要素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可知
A.①地海拔700m左右,1月均溫-7°C左右
B.該山脈是我國年降水量400mm的地理分界線
C.南坡長且緩,溝長水遠,北坡陡峭,斷層深谷密布
D.該山脈地處板塊邊界,地殼活動頻繁
【2】有關圖示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側比南側水能儲量更豐富
B.①地發展草原畜牧業②地優質蘋果是地理標志性物產
C.南側地區水資源豐富,水質較清澈
D.①地區風沙、鹽堿和旱澇嚴重,②地石灰巖廣布,地表缺水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