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示意海南島東北部某鄉村,該地民居建筑受地形影響較大,一般背山面河。圖中乙地為該區域最高點,等高距為25 m。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注: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頂最高的一條屋脊
【1】圖示區域的相對高度最大可能是( )
A. 80 m B. 100 m
C. 120 m D. 150 m
【2】夏至日前后,站在甲處背門而立能看到( )
A. 太陽從右前方山谷處升起
B. 太陽從正后方山頭處升起
C. 太陽從左后方山頭處落下
D. 太陽從正前方山頭處落下
【答案】
【1】C
【2】C
【解析】
【1】本題考查等高線圖中相對高度的計算以及讀圖分析能力。據圖可知,該區域的海拔最低處位于圖示的西北部,最高處是乙處,相隔35條等高線。圖中等高距為25米,根據公式(n-1).d<H<(n+1).d,可以計算出相對高差范圍是100-125之間,故選C。
【2】本題考查太陽日出日落方位以及讀圖分析能力。據材料可知,海南島鄉村建筑不同于我國北方地區的坐北朝南的布局,受地形影響較大,一般背山面河,圖中甲處西南應是河流分布位置,甲處房門朝向西南方向。站在甲處面朝正屋的房門口,即面朝東北方向。夏至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附近,位于海南島的北面,夏至日日出東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所以太陽從右前方山頭處升起,左后方山頭處落下,ABD均錯誤,C正確,故選C。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中河流的流向為
A. 先向北,再向東北 B. 先向南,再向東南
C. 先向東北,再向西北 D. 先向東南,再向西南
【2】上圖中陡崖的頂部高度可能是
A. 200米 B. 400米 C. 580米 D. 690米
【3】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點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述材料并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東北亞是指亞洲東北部的國家和地區。東北亞區域一般認為包括中國東北部、韓國、朝鮮、日本、蒙古和俄羅斯的遠東地區。
(1)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①山;③油田;④鐵礦;⑤市。
(2)A、B兩個工業基地分別是依靠什么條件發展起來的?
A.。
B.。
(3)東北亞范圍內不受夏季風影響的國家是。②④⑤三地氣候的相同點是;從②→④→⑤,其氣候表現出向過渡的特點。
(4)根據A、B、C所在國家的自然和經濟特征,在下圖中填入字母,完成三國經貿合作示意圖。
(5)D區域的農業類型是;其發展的主要區位優勢有。
(6)A、B兩工業基地屬于傳統工業區還是新工業區?日本新興電子工業分布在哪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省會城市位置由北而南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A. 沈陽、長春、濟南、南京 B. 太原、武漢、長沙、廣州
C. 鄭州、福州、杭州、廣州 D. 西安、銀川、昆明、成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多年平均入秋時間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除無夏區外,入秋時間
A. 同緯度東部晚于西部
B. 低緯度晚于較高緯度
C. 季風區晚于非季風區
D. 同緯度平原晚于高原
【2】導致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入秋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陽輻射 B. 地形 C. 洋流 D. 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圖為“我國地表水水質實時自動監測站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圖示監測站分布的特點是___________,其原因有___________。
(2)我國地表水污染時有發生,其污染源主要來自___________。
(3)為保護我國地表水水質,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模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各區域突出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區常綠闊葉林破壞嚴重 B. ②區水土流失面積廣大
C. ③區泥石流、滑坡災害頻發 D. ⑤區土壤鹽堿化普遍
【2】圖中所示區域的數碼代號與文化景觀描述連線正確的是
A. ①—梯田層層稻花香 B. 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 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 ④—山歌陣陣采茶忙
【3】深秋時節一旅游者從圖中某區域乘火車外出旅游。出發時落葉紛飛、滿目金黃,穿越重重隧道后,驀然樹木蔥郁、山清水秀。火車經過的區域是
A. 從①到② B. 從②到④ C. 從③到⑤ D. 從⑤到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我國重點缺水地區的分布地區,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對各地區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①地農業用水量大 B. ②地距海較遠,降水量較少
C. ③地資源型缺水 D. ④地工業用水量大
【2】解決①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增加人工降雨 B. 跨流域調水 C. 大力開采地下水 D. 修建梯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表示我國某縣2014年農業發展的部分數據(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糧食),乙表示該縣今后的農業土地規劃數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M表示農產品產值構成,則影響該縣農業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
①政策、诮煌ā、凼袌觥、軇趧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若M為該縣目前農業用地的比重,則該縣今后土地利用的變化趨勢是( )
①糧食種植用地減少 ②花卉種植用地比重上升
③蔬菜水果種植用地增加 ④城市建設用地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