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的第三大島,全島分為三個主要氣候區:中部低地平原氣候最干熱;山區雨量最大而日照最少;沿海地帶介于兩者之間。年平均降水量為400-600毫米,山地可達600—1000毫米,但多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島上沒有常年河流,只有少數間歇河,平時取用地下水。常住人口約117萬(2015年)。
(1)分析中部低地平原氣候干旱的原因。
(2)分析塞浦路斯無常年河流的原因。
(3)我國某公司計劃到塞浦路斯投資建設海水淡化廠,你認為是否可行?請為該公司的決策做簡要的市場投資評估。
【答案】(1)冬季處于西風的背風坡(雨影區);夏季受副高控制,氣流下沉,降水較少;海拔相對較低,氣溫較高,蒸發旺盛;位于島中心區域,離海較遠,水汽更少。
(2)雨季時間短,降水量不大,河流流量小;旱季時間長,蒸發旺盛,地下水位低;河流補給較少(缺少冰雪融水、地下水補給);島嶼面積小,河流的流域面積小,匯人水量小。
(3)可行:淡水資源缺乏;距離亞、非、歐大陸較遠,進口淡水成本較高;海水淡化的市場前景好;海水淡化技術日漸成熟;運離大陸,水質好且海水量大。不可行:海水淡化工程投資大,耗能多;該海域海水鹽度較高,淡化成本高;冬季降水較多,有季節性河流及地下水,無需海水淡化;人口較少,淡水供求矛盾并不突出;經濟增速較緩,市場空間有限。
【解析】
中部低地平原氣候干旱的原因是冬季處于西風的背風坡,夏季受副高控制,位于島中心區域,離海較遠;塞浦路斯無常年河流的原因是雨季時間短,旱季時間長,島嶼面積小,河流的流域面積小。
(1)中部低地平原氣候干旱的原因是冬季處于西風的背風坡,降水少;夏季受副高控制,氣流下沉,多晴朗天氣;位于島中心區域,離海較遠,水汽難以到達。
(2)塞浦路斯無常年河流的原因是雨季時間短,降水量少,河流流量小;旱季時間長,蒸發旺盛,地下水位低;島嶼面積小,河流的流域面積小,匯入水量小。
(3)該類題型,可以從可行、不可行兩方面分析。可行方面建設海水淡化的必要條件,如淡水資源缺乏;距離亞、非、歐大陸較遠,進口淡水成本較高;海水淡化的市場前景好;海水淡化技術日漸成熟;運離大陸,水質好且海水量大。不可行方面建設海水淡化的限制性因素,海水淡化工程投資大,耗能多;該海域海水鹽度較高,淡化成本高;冬季降水較多,有季節性河流及地下水,無需海水淡化;人口較少,淡水供求矛盾并不突出;經濟增速較緩,市場空間有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摩洛哥地處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磷礦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近年該國攔壩蓄水,興修水利;引進外資,創辦免稅工業園;開發礦產,發展民族工業,使國民生產總值穩步提高。(下圖為摩洛哥區域圖)
(1)分析摩洛哥毗鄰撒哈拉沙漠,但卻有“烈日下的清涼國土”的美譽,試分析乙地“清涼”的原因。
(2)從氣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該國為合理利用水資源筑壩蓄水,建設農田排灌系統的原因。
(3)分析丹吉爾免稅工業園布局的有利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表層土壤水分受降水、氣溫、植被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圖示意黃土高原某區域表層土壤水分變化情況,該區域年降水量300mm,地面覆蓋有人工恢復的植被。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與其它時間段相比較,該區域7月、8月表層土壤含水量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雨量大
②雨量小
③蒸發(蒸騰)量大
④下滲漏失最大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如果在該區域過度恢復植被,會造成( )
A.表層土壤干化B.徑流量增大
C.降水量增大D.下滲量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 下圖沃日某地區的地質剖面圖
(1)根據材料二簡述寧夏平原的成因。
(2)寧夏平原成為“塞上江南”的主要自然原因。
(3)材料二中2為草原,3為針葉林,據圖說明賀蘭山東西兩坡植被帶分布的差異,并分析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湖陸風是在較大水城和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天氣現象。下圖為洞庭湖某時刻測得的湖陸風垂直結構示意圖,圖中②、④、⑤三處的高度相同。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此時①處的風向為
A.西北風 湖風B.西北風 陸風
C.東南風 湖風D.東南風 陸風
【2】關于①、③、⑤三處風力大小的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③>⑤B.①>⑤>③C.⑤>③>①D.③>⑤>①
【3】近年來,隨著不斷的退田還湖,使得洞庭湖沿岸
A.湖風減弱B.濕度下降C.日較差增大D.湖陸風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
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目前,甲、乙、丙所在區域的主要生態問題分別是( )
A. 森林減少、土地荒漠化、濕地破壞
B. 土地荒漠化、濕地破壞、森林減少
C. 森林減少、濕地破壞、土地荒漠化
D. 濕地破壞、土地荒漠化、森林減少
【2】丙所在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開辟水源,合理灌溉 B. 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C. 合理采伐,及時撫育 D. 退耕還濕,建保護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禾木是新疆阿爾泰山區的一個小村莊。村中居民大多為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習慣吃肉吃面卻不習慣吃菜。每到冬季,西部山地有缺口,利于西風帶來水汽使這里就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積雪,構成童話般的冰雪夢境。禾木的美景少不了木屋,當地人將粗大筆直的紅松整木兩端挖槽,相互嵌扣,木頭之間的縫隙用泥巴粘合,屋頂普遍采用人字形。近年來,隨著外地游客的不斷涌入,禾木居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加。下圖示意禾木地理位置(圖A)與冬季的木屋(圖B)。
(1)禾木有“雪鄉”之稱,冬季平均積雪厚度為1.5米。試分析其自然原因。
(2)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分析禾木村建造特色木屋做為民居的原因。
(3)有人主張在附近的草原開荒種植蔬菜,請問你是否贊成并給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示意圖”,圖中所示區域內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約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區年降水量僅50mm左右。回答下面小題。
【1】解決該區域農業用水緊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進灌溉技術 ④建水庫調節徑流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甲地區農業發達,其成功之處在于( )
A. 提高了水資源的數量和質量B. 調節了降水的季節分配
C. 調節了降水的年際變化D. 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區等高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幅范圍內最大相對高度可能為
A.500米B.650米C.800米D.950米
【2】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旅行活動,甲乙之間虛線是行進路線。關于學生的行進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A.在①處遠眺學校美景B.在②處欣賞峽谷雄姿
C.在乙地感受飛流直下D.路線方向為西北向東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