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毛澤東思想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指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②指導中國人民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③指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
④指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農耕社會,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產生的兩個必要條件是
①貨幣、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要購買別人的勞動力來增殖自己所占有的價值總額
②自由勞動者的出現
③市場的存在
④雇傭關系的出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區域圖(圖中等高線單位:m),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圖中地區主要的植被類型。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分析本區域植被遭破壞對當地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
(2)為了綜合開發本區域,擬在圖中A處建大型水電站,試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全膜雙壟溝播種技術是一種集覆蓋抑蒸,壟溝集雨、壟溝種植為一體的新型地膜覆蓋技術。甘肅省利用該技術使農作物產量大大提高,圖3示意“全膜雙壟溝播種技術”,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甘肅省利用全膜雙壟溝播種技術能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產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A. 降水 B. 熱量 C. 光照 D. 土壤
【2】在甘肅省降水量相對較小的地區,為最大限度的起到減少水分流失的作用,最佳的覆膜時間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下列不屬于該技術對農作物生長產生的有利影響的是
A. 攔截降水徑流 B. 減少水分蒸發
C. 防止大風掀膜 D. 增強晝夜溫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甲、乙兩國人口年齡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2】影響甲、乙兩國人口增長模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
A.經濟水平 B.教育水平 C.歷史條件 D.自然條件
【2】甲國或乙國目前的人口狀況是( )
A.甲國男女比例失調,人口增長緩慢
B.乙國青壯年人口多,即將進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C.甲國青少年人口少,勞動力不足
D.乙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社會負擔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乙、丙反映了三類工廠的投入構成情況,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按主導因素劃分,甲類工廠代表的工業類型是 ( )
A. 市場指向型 B. 勞動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動力指向型
【2】乙類工廠運費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產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運輸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費市場
【3】現階段,丙類工廠適宜布局在我國 ( )
A. 環渤海地區 B. 長江三角洲地區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某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國
①位于中國與俄羅斯之間 ②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內陸國 ③畜牧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④居民以哈薩克族為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該國自然環境比較惡劣
A. 只有荒漠和草原,沒有森林 B. 有森林,主要分布在領土的北部
C. 只有森林和草原,沒有荒漠 D. 有森林,主要分布在領土的南部
【3】該國河流
A. 含沙量大,結冰期長 B. 均屬太平洋水系
C. 水量豐富,源遠流長 D. 均屬印度洋水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地區農業生產投入的變化過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影響該地區農業生產地域類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場需求的變化 B. 科學技術的發展
C. 交通運輸的變化 D. 國家政策的變化
【2】該地區的人類活動,對圖中農業生產自然條件改造較為明顯的是
A. 化肥、農藥 B. 飼料加工、城市 C. 機械、科技 D. 灌溉水源、大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廣東省2017年8月氣溫、降水量統計圖。據圖完成下面小題。
【1】【1】【1】圖示23~24日、27~28日降水量較大,影響其降水的天氣系統最可能是( )
A. B.
C.
D.
【2】【2】【2】據報道,23日在珠江口兩側地區降水量最大,則該日粵北的主導風向是( )
A. 偏東風 B. 偏西風 C. 偏南風 D. 偏北風
【3】【3】【3】廣東省8月持續高溫天氣,大約在21日出現極端高溫。有關其高溫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 )
①8月太陽直射在廣東省,正午太陽高度大,且晝長時間長,獲得熱量多,氣溫高
②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影響,盛行下沉氣流,炎熱干燥
③21日,臺風欲來,廣東處在臺風外圍而盛行下沉氣流增溫,加劇炎熱
④23~24日、27~28日降水量較大,使氣溫有所降低,所以21日氣溫最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1】【1】【1】C
【2】【2】【2】D
【3】【3】【3】B
【解析】
【1】【1】【1】8月,鋒面雨帶主要位于我國華北、東北地區,廣東省強降水主要為臺風登陸所致,臺風為發展于熱帶海洋的強熱帶低壓。圖中A為冷鋒系統;B為暖鋒系統;C為低壓系統;D為高壓系統。故C正確。
【2】【2】【2】臺風雨區位于臺風中心附近,因此珠江口兩側地區降水量最大說明低壓中心位于珠江口,粵北位于珠江口以北,即低壓中心位于粵北以南,因此粵北的主導風向是偏北風。故D正確。
【3】【3】【3】根據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規律可知,太陽直射點每月約移動8°,因此8月21日太陽直射點應位于7°N附近,所以①錯誤。23~24日、27~28日氣溫有所降低與21日氣溫最高沒有因果關系,④錯誤。故B正確。
【點睛】本題解答宜采用排除法。
【題型】選擇題組
【結束】
6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近年來,云計算、物聯網和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數據流量的爆炸式增長和數據結構類型的高度復雜化,使得大數據技術日益受到廣泛的關注。伴隨而來的大數據產業也應運而生,大數據產業有狹義(主指數據的存儲和加工)、廣義(除存儲加工外,還有研發和應用)之分。大數據基地需要充裕的水、電支撐其散熱、耗能等運營的基本需求。
2016年2月,貴州省經國家相關部門同意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這也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這為相對落后的貴州帶來發展機遇,也帶來挑戰。下圖是貴州地形圖。
⑴簡要說明貴州設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自然優勢。
⑵建立洪水預報模型是大數據應用的一個例子。在“3S”技術中,建立洪水預報模型主要屬于哪種技術?該模型建立要調用哪些河流數據,并加以說明。
⑶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推斷目前貴州大數據產業存在的不足是什么?對其可持續發展有何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