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條件:氣候、水源、土壤、地形;社會經濟條件:市場、交通運輸、政府政策、勞動力、土地價格、資金、管理;技術條件:冷藏、良種、化肥、機械.會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土地荒漠化(鹽堿化).
解答 解:(1)該地是甘肅的河西走廊和寧夏的寧夏平原,該地遠離海洋,氣候干旱,水源缺乏,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土壤鹽堿化,根據圖中信息可知,銀川的降水量小于400毫米,蘭州的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2)讀圖,A地人均產值低,能源消費度高,是經濟水平低,生產技術落后,可能是貴州;B人均產值高,能源消費度低,說明技術水平高,是上海;C人均產值和能源消費度處于中端,應是遼寧.
(3)能源消費度比較低原因從產業結構,能源利用率,節能意識,產業轉移等方面分析.
(4)本題考查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對調出區與調入區的積極影響,影響可以從經濟、市場、產業結構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為:(1)灌溉農業(綠洲農業);水源;土地荒漠化(鹽堿化);蘭州市.
(2)貴州;上海;遼寧
(3)①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②能源利用率提高(節能技術使用、設備更新等);③節能意識增強;④實施了產業轉移.
(4)對寧夏的影響:①獲得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②有利于產業升級;③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廣東的影響:①緩解資源緊張局面;②擴大市場.
點評 本題以我國部分省區示意圖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區域地理特征的把握.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全部在西半球,乙圖在北半球 | B. | 甲圖比例尺較乙圖大 | ||
C. | 甲圖實際范圍比乙圖大 | D. | 甲圖實際坡度較乙圖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勢平坦廣闊 | B. | 土壤深厚肥沃 | ||
C. | 降水豐富,水源充足 | D. | 光熱條件好,雨熱同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⑤ | B. | ②④⑤ | C. | ②③⑤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