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面反映人與環境關系的三種模式圖,完成下面小題。
【1】按照人與環境關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的排列,三種模式的順序依次為( )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2】下列對“環境人口容量”的四種理解錯誤的是( )
A. 環境人口容量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的條件下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B. 消費水平的高低,對環境人口容量有較大影響
C. 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從而使人口數量超越環境容量
D. 生態環境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
【答案】
【1】A
【2】C
【解析】
【1】人口與環境和諧發展,最理想的狀況是人口數量永遠不超過環境容量,保持和諧發展關系,模式Ⅰ最好。模式Ⅲ新的環境人口容量比原來的環境人口容量低,說明人地關系惡化,人地關系最差。按照人與環境關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的排列,三種模式的順序依次為Ⅰ、Ⅱ、Ⅲ,A對。B、C、D錯。
【2】環境人口容量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的條件下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A正確。消費水平的高低,對環境人口容量有較大影響,B正確。人類可以局部地改造環境,但人口數量超越環境容量,環境會被破壞,不能持續供養這些人口生存,C錯誤。生態環境的平衡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人類改造自然的基礎,D正確。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烏倫古湖位于阿爾泰山左南坡山麓地區,為干旱區內陸湖泊,為新疆第二大湖,目前烏倫古湖最大水深為17.4m,湖內生物資源豐富。圖示意烏倫古湖地理位置及入湖河流分布,右圖示意烏倫古湖等深線分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目前烏倫古湖
A. 湖泊水位季節變化小 B. 洪水期人工水渠補給湖水,枯水期反之
C. 因是淡水湖,結冰期長 D. 主要補給水源為烏倫古河和人工水渠
【2】烏倫古湖水深、面積的大致變化是
A. 湖泊面積隨水深降低而均勻減小
B. 當最深處水深小于5.4m時,隨著水位的降低,湖泊面積急劇減小
C. 當最深處水深大于12m時,湖泊面積隨水探降低而減小的趨勢相對平緩
D. 當最深處水深小于12m時,隨著水位的降低,湖泊面積急劇減小
【3】阿爾泰山南坡烏倫古湖周圍有大面積的蘆節分布,這休現地理環境的
A.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B. 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C. 非地帶性地域分異規律 D. 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山地的垂直帶譜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山地( )
A. 各自然帶的界線隨季節變化而移動
B. 北坡熱量條件差,林帶上界比南坡低
C. 南坡冰雪帶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較低
D. 南北坡山麓水平距離造成基帶差異大
【2】該山地位于( )
A. 喜馬拉雅山脈 B. 天山山脈
C. 祁連山脈 D. 昆侖山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死海位于以色列與約旦間,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其鹽度為一般海水的8.6倍,水中除了少量微生物外,其他生物都難以生存,岸邊及周國地區也沒有花草生長,故被稱為“死海”。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成水湖,冬無冰凍,湖面上常年霧氣騰騰。近年來,死海的面積在不斷縮小,不久的將來,死海可能不復存在。結合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湖泊成因與死海相同的是( )
A. 坦噶尼咯湖 B. 維多利亞湖 C. 蘇必利爾湖 D. 里海
【2】有關死海的敘述合理的是( )
A. 夏季湖泊水位最高 B. 湖泊南部鹽度大于北部
C. 冬春湖泊補給河流 D. 縮小的主要原因是干旱
【3】有關湖面濃霧的主要成因及運動規律表述合理的是( )
A. 濃霧主要由沿岸寒流導致 B. 白天湖心霧氣較岸邊濃重
C. 濃霧主要因地形封閉形成 D. 夜晚湖面霧氣向湖心集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從A到B的自然景觀變化體現了( )
A. 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 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C. 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D. 非地帶性規律
【2】影響上圖中從C到D自然景觀變化的主導因素是( )
A. 熱量 B. 水分條件
C. 水熱狀況隨高度的增加而變化 D. 海陸分布、地形起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冬半年林木向陽面受晝夜溫差劇變使樹干內外溫度不同,收縮不同,導致樹皮破裂,稱為凍裂,能降低木材質量,并可能成為病蟲害入侵的途徑。讀我國東北林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區域出現林木大規模凍裂現象,最可能發生在
A. 春末 B. 盛夏 C. 初秋 D. 隆冬
【2】圖示區域中,樹木凍裂災害最輕的地點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某晴天的13-15時繞山巡查樹木凍裂情況,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
A. ①附近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三峽工程建成后宜昌至武漢河段累計沖刷量預測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時段內,宜昌至武漢河段
A. 一直以侵蝕作用為主
B. 一直以沉積作用為主
C. 先侵蝕為主后沉積為主
D. 先沉積為主后侵蝕為主
【2】推斷淤積量最大的時間段是
A. 70-80年 B. 60-70年 C. 40-50年 D. 30-40年
【3】針對0-50年之間累計沖刷量的變化,該河段應
A. 加固河堤 B. 疏灘河道 C. 植樹造林 D. 修筑大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某沿海地區一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山地可能位于
A. 北半球溫帶地區 B. 北半球亞熱帶地區
C. 南半球溫帶地區 D. 南半球亞熱帶地區
【2】決定該山山麓自然帶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A. 海陸位置 B. 緯度位置 C. 山脈走向 D. 山體坡度
【3】該山地所在地區的氣候主要受
A. 信風影響 B. 季風影響 C. 西風影響 D. 西風和副高交替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質科考隊前往內蒙古巴丹湖(39.2°N,101.6°E)考察,2018年1月7日到達時恰逢日落。考察發現:巴丹湖被沙山分為東湖和西湖(圖a),兩湖水體性質受盛行西北風的影響而產生明顯差異。地質歷史時期,該湖所在地區風向多變,影響著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態(圖b)。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科考隊到達時的北京時間約為
A. 16:00 B. 17:00 C. 18:00 D. 19:00
【2】與西湖相比,東湖
A. 鹽度較低,水位較高 B. 鹽度較低,水位較低
C. 鹽度較高,水位較高 D. 鹽度較高,水位較低
【3】根據巴丹湖的地貌演化過程,推斷階段Ⅰ、Ⅱ、Ⅲ的盛行風向分別是
A. 西南風;東南風;西南風 B. 西南風;東南風;東北風
C. 東北風;西北風;東北風 D. 東北風;西北風;西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