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三個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
A. ①為暖流 B. ②為寒流 C. ③位于北半球 D. ④位于南半球
【2】
A. ①洋流北部有大漁場 B. ②洋流有降溫或減濕作用
C. ③洋流加大同緯度不同海區溫差 D. 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區降水量
【答案】
【1】C
【2】A
【解析】試題分析:
【1】①位于50°附近的大陸東岸,說明該地位于北半球,且洋流為寒流,南半球此緯度為海洋沒有陸地分布,故A項錯誤;②所在的環流圈為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分布,故②為暖流,③位于北半球,B項錯誤,C項正確;在中低緯度的大陸西岸地區,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的洋流,故D項錯誤。
【2】①洋流是寒流,在北半球50°附近的大陸東岸往往有寒暖流的交匯處,如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等都處于這樣的位置,可能形成大漁場, A正確;②洋流為暖流,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故B項錯誤;③洋流為盛行西風形成的風海流,故C項錯誤;④洋流為寒流,對沿岸氣候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加大沿岸地區干旱程度,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某日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如圖所示,地球( )
A. 在公轉軌道上位于近日點附近 B. 公轉速度在該日后逐漸變快
C. 自轉角速度①地大于③地 D. 自轉線速度②地大于④地
【2】圖中①②③④四地( )
A. 白晝長度由長到短依次是①④③②
B. 正午太陽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③①④
C. 該日后三個月內白晝逐漸變長的有①②
D. 該日后三個月內正午太陽高度增大的有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2013年至2015年,我國某知名IT公司陸續關閉位于珠三角的制造工廠,只保留位于深圳的總部與研發中心,并相繼在東南亞、非洲建立多個加工企業。下圖為IT產品生命周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公司把總部與研發中心設在深圳的原因是深圳 ( )
A. 市場廣闊 B. 勞動力充足 C. 信息網絡發達 D. 交通便利
【2】該公司把產品制造廠轉移至東南亞、非洲是為了 ( )
A. 降低勞動力成本 B. 擴大銷售市場C方便資金籌措D.增加原料來源
【3】在圖中產品生命周期的第Ⅲ階段 ( )
A. 市場需求大幅增長 B. 市場競爭力微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類的發展要受到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北方地區比西北地區承載著更多的人口,這說明北方地區比西北地區( )
A. 空間條件優越 B. 礦產資源豐富
C. 資源利用條件優越 D. 草場資源豐富
【2】圖中顯示能提高青藏地區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徑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2012年我國和美國人口遷移年齡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中國人口遷移率峰值比美國早與農村早婚有關
B. 美國老年人口遷移率較高主要是因為和子女團聚
C. 美國老年人口遷移的方向自南部向東北部
D. 中國與美國10歲兒童的遷移量相當
【2】針對我國人口遷移的特點,遷入地今后應重點( )
A. 加強法制和道德建設 B. 加大城市幼兒園建設
C. 加大醫療、衛生事業建設 D. 加強戶籍管理制度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2月22日,我國某中學地理小組進行太陽高度角和當地經緯度觀測,操作方法是:在操場上選擇一點A處,垂直于地面放置一個竹竿(竿長2米),以竹竿為中心,畫一個半徑為2米的圓圈,將觀測到的竿端點在地面所投影的變化記錄在操場平地上,如下圖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
A. 122.5°E,21°34′N B. 120°E,45°N
C. 117.5°E, 21°34′N D. 120°E, 23°26′N
【2】
A. 4月4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7月5日前后 D. 9月9日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3月31日,甘肅遭遇強沙塵暴襲擊,大風卷起黃沙遮天蔽日,當地交通、農業生產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分析甘肅沙塵暴春季多發的原因及其帶來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當南京晝夜平分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赤道上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小 B. 正午太陽高度自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
C. 晨昏線與北極圈相切 D. 南、北回歸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1982年和2009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統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各。
【1】圖中信息反映出( )。
A. 1982—2009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趨勢
B. 1982年人口平均年齡比2009年低
C. 1982年4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高
D. 1982年的20—24歲年齡組人口數量比2009年的多
【2】與1982年相比,2009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 )。
A. 顯示人口的增長速度加快 B. 意味著社會養老負擔加重
C. 不影響勞動人口的職業構成 D. 表明25—59歲勞動力資源數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