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每年隨著東非高原上干、濕季節的變化,數以百萬計的野生食草動物浩浩蕩往地在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和肯尼亞的馬塞納拉國家自然保護區間來回遷徙。下圖是2013年食草野生動遷徙路線,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當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情操時,當地受
A. 西風帶控制 B. 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C. 信風帶控制 D. 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2】野生食草動物從②地遷徙到③地的時間可能是
A. 12月次年5月 B. 7月底8月中下旬
C. 10月底11月底 D. 1月中上旬3月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極收割機”溫室是一個漂浮的半圓建筑,本質是可循環利用的無土栽培農業基礎設施,通過利用營養豐富的冰山淡水資源進行大規模水培農業生產,為當地居民供給新鮮水果和蔬菜,幫助原本貧瘠的冰川國家改善生活。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北極收割機”溫室
A. 可以跟隨冰山移動 B. 全年依賴太陽能提供能源
C. 能夠在全球范圍推廣 D. 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
【2】制約“北極收割機”溫室迅速推廣的關鍵因素是
A. 勞動力數量 B. 經濟效益
C. 科技水平 D. 市場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D地此時是2015年12月21日的正午時刻,此時一艘輪船從A地出發,航行6天后到達B地,然后又繼續航行10天,到達目的地C地(32°N)。據圖回答下面小題。
【1】輪船出發時,與A地處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圍約占全球的比例( )
A. 等于1/2 B. 大于1/2
C. 小于1/2 D. 全球同在一天
【2】輪船到達C地時,該地的時間為( )
A. 2016年1月6日16時
B. 2016年1月5日8時
C. 2016年1月5日16時
D. 2016年1月6日8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梯田”指在荒山或荒坡上開發工業用地,將荒山荒坡建設成臺階式的“梯田”,用于工業生產的土地利用模式。下圖為我國東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區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信息可以判斷 ()
A. 圖示最大高差約為400m B. 圖中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
C. 甲乙之間的溫差可能為0.9℃ D. 圖中河流流向先向南后向西南
【2】該市擬在圖示地區發展“工業梯田”的建設,下列最合適的地點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該市發展“工業梯田”建設的最主要目的是 ( )
①集約利用郊區荒山坡地②減輕城市環境污染③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④保護郊區耕地面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地理現象,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是 ( )
①印度洋海嘯 ②5.12汶川地震③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④廣州等沿海城市地面下沉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天際線反映城市建筑的整體結構和布局,又稱為城市輪廓或全景。讀某市主城區天際線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2000~2012年間,該市最主要的擴張方向是( )
A. 東南 B. 西南
C. 東北 D. 西北
【2】造成該市向該方向擴張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業區遷移 B. 新區開發
C. 舊城改造 D. 保護文化古跡
【3】2000~2012年,城市重心變化對該市發展帶來的影響可能是( )
A.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B. 增大中心區人口密度
C. 減輕市區通勤壓力 D. 緩解市中心用地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西北地區局部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上圖中有明確區域邊界的是( )
A. 庫布齊沙漠 B. 土默川平原 C. 呼和浩特市 D. 陰山山脈
【2】河套平原從“地固澤鹵,不生五谷”發展成為“塞外糧倉”主要是由于該地( )
A. 地質條件穩定 B. 灌溉條件改善 C. 年降水量增多 D. 黃河水量減少
【3】河套平原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
A. 濕地破壞 B. 森林銳減 C. 土壤鹽漬化 D. 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