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地因熱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壓面分布狀況,甲、乙為近地面兩地,讀圖回答題。
(1) 圖中①---④點,氣壓相等的是 ,氣壓最高的是 ,氣壓最低的是 。
(2) 甲、乙兩地受熱的是 ,空氣 ;冷卻的是 ,空氣 。
(3)用“→”畫出圖中的熱力環流。
(4)若圖中甲處為海洋,乙處為陸地,則熱力環流出現在 (填“白天”或者“夜間”)
(5) 若該熱力環流發生于城區與郊區之間,則甲、乙代表城區的是 ,理是 ,
【答案】(1)① ③ ② ④
(2)甲 膨脹上升 乙 收縮下沉。
(3)畫圖:
(4)夜間
(5)甲 城區人口集中,生產生活、交通工具等釋放的大量認為熱量市城區溫度高于郊區,氣流上升。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熱力環流的原理,等壓面的判讀。
(1)同一地點高度越高氣壓越低,故等壓面位置越偏上氣壓值越低,反之越高。同一等壓面上壓強相等。故氣壓最高的是②,氣壓最低的是④,同一等壓面上氣壓值相等,因此①③相等。
(2)熱力環流的過程為近地面溫度高氣體膨脹上升形成低壓,高空形成高壓;溫度低氣體收縮下沉形成高壓,高空形成低壓;大氣在水平方向上從高壓流向低壓,從而形成熱力環流。③處等壓面下凹,則氣壓低,近地面則氣壓為高壓,則乙處為下沉氣流,說明乙地遇冷, 空氣收縮下沉。①處為上凸,故為高壓,近地面氣壓為低壓,則甲處為上升氣流,說明甲地遇熱膨脹上升。
(3)結合上題分析可知,乙處為下沉氣流,近地面為高壓,高空為低壓;甲處為上升氣流,近地面為低壓,高空為高壓,在水平方向上大氣由高壓流向低壓。故形成逆時針的環流。
(4)根據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白天陸地升溫快,氣壓低,吹海風;晚上陸地降溫快,氣壓高吹陸風,所以拍攝時間段應在白天。若圖中甲處為海洋,乙處為陸地,則此時吹陸風,故為夜晚。
(3)在城市和郊區之間的熱力環流,由于城市熱島效應,城市是低壓區,是上升氣流,郊區是下沉氣流。因為甲處空氣是上升氣流,所以甲代表城區。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到達大氣上界太陽輻射隨緯度變化的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全球到達大氣上界太陽輻射分布的突出特點是
A. 由南向北遞減 B. 由北向南遞減
C. 由高緯地區向低緯地區遞減 D. 由低緯地區向高緯地區遞減
【2】太陽輻射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有
①維持地球表面的溫度 ②推動大氣運動、水循環的主要能源
③為地球火山爆發提供能量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來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西北某綠洲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水庫主要的作用是( )
A. 攔截上游風沙 B. 開發水能資源
C. 蓄水灌溉農田 D. 發展水產養殖
【2】下列措施適合該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是( )
A. 開發山地,擴大耕地面積
B. 大量開采地下水,灌溉農田
C. 大量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
D. 修建防滲漏灌渠,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此圖若為北半球等溫線圖,且甲、丙為海洋,乙為陸地,則氣溫數值( )
A. d>b>c>a B. c>d>a>b C. c>a>d>b D. d>b>c>a
【2】若此圖為等高線,等值線的數值向南遞增,則( )
A. 沿a、c線能發育河流
B. 沿b、d線成為河流的分水嶺
C. 該區域的地勢起伏不大
D. a、c兩地的氣溫差與b、d兩地的氣溫差接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9年11月14日7時3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在河北省懷來縣完成,此次試驗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據此分析家住紐約(西五區)的華人張先生觀看直播的當地時間是( )
A.14日18:30B.14日18:00
C.13日18:30D.13日18: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6年7月5日,已在太空飛行4年11個月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成功進入木星軌道。為飛行中的木星探測器提供能量的是
A. 月球 B. 太陽風 C. 太陽輻射 D. 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圖1為我國部分國家級海洋保護區。河北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為陸域和海域兩部分,該地林帶廣布,沙質海岸自然景觀突出,是研究海陸變化的典型岸段。
材料二 2014年,湖南省紫鵲界梯田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該梯田多分布于25°~40°的山坡上,土壤能儲水滲水,構成純天然自流灌溉工程。圖2為紫鵲界自流灌溉過程示意圖。
(1)描述我國國家級海洋保護區的分布特征。
(2)說出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功能。
(3)說出紫鵲界自流灌溉得以實現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位指數是綜合了區域發展的資源、環境、交通、能源、勞力、經濟、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項自然、社會指標的量化參數。讀“我國區位指數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區位指數的說法,正( )
A. 我國區位指數由南部向北部遞減
B. 我國東部沿海省份區位指數較高的主要原因是資源豐富
C. 甲地區位指數大于40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優越
D. 丙地區區位指數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2】乙地區的區位指數小于10,其主要原因是( )
①氣候惡劣 ②水資源豐富 ③勞動力豐富 ④環境脆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