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美國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帶范圍圖。
材料二 圖中甲、乙兩城市氣溫比較表。
甲(37°48'N) | 乙(36°54'N) | |
1月平均氣溫(℃) | 9.3 | 4.7 |
7月平均氣溫(℃) | 17.1 | 25.7 |
(1)描述美國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點,并分析其成因。
(2)據表比較甲、乙兩城市的氣溫差異,并解釋其原因。
【答案】(1)分布特點:大致由沿海向內陸遞減;西北部降水空間差異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脈阻擋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山脈西側位于迎風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間高原盆地,水汽難以進入,降水稀少。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氣溫高,夏季(7月)氣溫低,甲城氣溫年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脈的阻擋,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氣影響較弱,氣溫較高。美國東部為低緩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氣影響,氣溫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響,氣溫較低。乙城受暖流和東南暖濕氣流影響,氣溫較高。
【解析】整體分析:該題考查等降水量線圖的判讀、降水量空間分布規律的描述和影響降水、氣溫的因素等。
(1)讀圖,根據美國西部等降水量線南北延伸、數值自沿海向內陸遞減的特點,可得出其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內陸遞減的空間分布特點。原因:美國西部有高大的山脈,距海遠近影響到達的水汽的多少,地形對水汽深入的阻擋作用顯著使得越向內陸,到達的水汽越少,降水量越小。
(2)氣溫差異包括氣溫值高低的差異和年較差大小的差異。根據材料二,不難得出甲城比乙城1月氣溫高、7月氣溫低,甲城氣溫年較差小的特點。原因:分析造成氣溫差異的原因,則應從緯度、大氣環流、下墊面狀況(地形、洋流、海陸位置)等方面著手。甲乙兩地緯度相當,造成氣溫差異的原因就應從兩地所受的不同的大氣環流、沿岸洋流、地形的影響著手分析。讀圖可以看到,甲位于北半球大陸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受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帶交替控制。冬季,受高大山脈地形阻擋,北冰洋寒冷氣流影響較弱,氣溫較高。乙城位于北半球大陸東岸,山地海拔較低,受北方冷空氣影響較大,氣溫較低。夏季,甲城受沿岸寒流影響,氣溫較低,乙城受暖流影響,氣溫較高。所以甲城氣溫年較差較小,乙城氣溫年較差較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京津冀地區部分城市與北京的經濟聯系指數,數值越大說明聯系越緊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廊坊經濟聯系指數較石家莊大的原因主要是:
A. 經濟水平較高 B. 離北京市較近 C. 城市等級較低 D. 勞動力較豐富
【2】廊坊的燕郊鎮因有30萬“北漂”在此安家而成為北京的“睡城”。“睡城”興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房價水平較低 B. 就業機會較多
C. 環境質量較高 D. 經濟聯系緊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若圖示為三圈環流中的低緯環流,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示環流為北半球的低緯環流 B. b氣壓帶的成因為熱力因素
C. a氣壓帶控制的區域干燥 D. Q地位于信風帶
【2】若圖示地區在北半球,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氣壓帶影響下氣候干旱 B. Q地盛行東北風
C. a氣壓帶為副熱帶高氣壓帶 D. 該環流屬于高緯環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人口數量與環境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在一個封閉的地區內,其人口數量的變化只取決于人口的自然增長
B. 人口的死亡率主要受自然環境因素的制約
C. 環境對人口數量變化的影響,是通過影響生育率和死亡率來實現的
D. 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原因可能是人口數量增長過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預計在2030年前后建成通車的川藏鐵路,東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薩。下圖為川藏鐵路規劃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修建川藏鐵路遇到的自然障礙是
A. 多臺風暴雨 B. 地質條件復雜 C. 河流汛期長 D. 紫外線強烈
【2】成都平原和青藏高原道路密度不同,其自然影響因素主要是
A. 地形 B. 降水 C. 熱量 D. 光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3浙江紹興高三適應性考試)讀地理要素三角坐標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a、b、c分別表示一、二、三產業,甲、乙、丙分別代表某區域不同發展階段的產業結構特征,一般而言其發展的先后順序應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2】若a、b、c分別表示原料、市場、技術,則甲最有可能的工業部門是( )
A. 水產品加工 B. 糕點制作 C. 飛機制造 D. 電子裝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素質的高低越來越取決于( )
A. 平坦的地形、適宜的氣候等自然因素
B. 人類本身的遺傳因素已經起到很大影響
C. 社會經濟因素
D. 人們良好的生態環境、生活水平和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